“多亏了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今年获得产业发展奖补资金3300元,准备明年再扩大养殖规模。”10月23日,龙腾街道向前村脱贫户孙年社高兴地说。
现年78岁孙年社因夫妻俩年龄过大、无劳动力,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妻子李桂英勤劳不辍,通过发展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实现稳定脱贫。自2017年当地实施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以来,孙年社扩大了种养规模,小菜园、红薯地增至3.6亩,养鸡100只。“那时,要不是街道与村干部鼓励我从事种养业,我真不知道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我家种的、养的都是特色农产品,不愁销路。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孙年社笑着说。
新渡镇龙塘村村民梁海军也是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的受益人。今年44岁的梁海军曾患大病,一双儿女年幼,是位脱贫户。“我家今年养了4头猪,共获奖补3200元,外加妻子打零工的收入,一家4口基本生活无忧。”梁海军激动地说。据悉,今年新渡镇为脱贫户量身定制特色种养业增收计划,根据脱贫户的实际,因户施策、及时帮扶,指导他们发展前景好、增收较稳定的优质种养项目64个,发放产业项目发展资金12.4万元。镇人大、纪委对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执行和资金管理情况展开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奖补资金直达脱贫户的腰包。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我市引导和扶持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脱贫户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据了解,今年全市已发放产业到户项目发展资金714.8717万元,全市5400余户脱贫户共实施产业到户项目6900余个,涉及发展茶园、瓜蒌种植、蜜蜂养殖、农业务工等领域。全市321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1600余户脱贫户发展致富产业。 (魏国庆 孙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