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基层善治创品牌 与时俱进谱新篇

2023-05-30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潘皓月 吴文舟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六尺巷 基层治理

在这个生机蓬勃的初夏时节,“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六尺巷精神”再次引发热议。穿越厚重历史烟云,六尺巷精神在桐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不仅滋润着这片土地的根和魂,更孕育出基层善治的“花”与“果”——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5月23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调研基层治理工作,首站即选择了桐城市,走进了六尺巷。经过实地察看与座谈交流,韩俊书记指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是桐城的金字招牌,要把这一基层治理品牌在全省推得更广、叫得更响、擦得更亮!”


殷殷关怀,深切期许,只因“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优化基层治理,即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大考、一个与时俱进的征途。


回望来路,面对“如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基层治理智慧、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这一时代命题,桐城交出了一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答卷——2015年,桐城法院孔城法庭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率先提出“六尺巷调解法”。此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在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探索中,“六尺巷调解法”的内涵得到丰富、外延得到拓展,形成以“党建领事聚民心、礼让和事育民风、村民说事畅民意、多元解事化民忧、网格管事惠民生、群力防事护民安”为要义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经由时间的洗礼、实践的检阅,桐城创下了多个全省领先、全国前列的佳绩——全市矛盾纠纷数、万人成讼率、警情数和发案数逐年下降,纠纷调解成功率、涉诉调撤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逐年上升,连续十余年蝉联“省级平安县(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六尺巷调解法”作为经验被写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隆重推介;桐城市委政法委荣获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称号,系安徽省唯一……


纵览今日桐城,从政法单位到公共场所,“六尺巷”文化元素无处不在,从邻里小争到诉讼大纷,“六尺巷”典故的运用贯穿始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启迪广大群众对标先贤、以礼为先,引导矛盾双方互谅互让、握手言和。


沿着省委书记韩俊调研的足迹细观,整合信访、调解、仲裁、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社会组织等资源建成的一站式、全链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被誉为“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实践窗口”。


依托市镇村三级矛调中心的标准化、全覆盖,各部门横向联通,形成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业调解“五调联动”模式;各层级纵向打通,共设立“六尺巷调解工作室”300 余处,通过“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2022年,桐城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接访8700人次,调解速裁结案2300件,提供心理咨询79件、法律服务21起,近 99%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突出源头治理、多元共治,打好矛盾化解组合拳——这是“枫桥经验”的桐城篇章,方法上有特色、有优势,本质却不变味、不走样——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织密为民服务一张网。


在文昌街道西苑社区“红色港湾”睦邻点,韩俊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强调基层治理中只有群众有自主性才有自觉性,“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嘱托言犹在耳、方向已然清晰。


实践表明,唯有强党建,才能更好地凝人心、聚人力、干大事。桐城以“党委全统揽、支部全统筹、党员全参与”为路径,在全市242个基层党组织构建了“党组织+网格长(政法干警)+红色物业等社会力量+住户”的“全科网格”,疏通“神经末梢”,打通“最后一米”,实现了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


实践证明,必须抓自治,方能更好地汇民智、聚民力、解民忧。桐城以“村民的事情自己办、众人的事情商量着办”为目标,组建乡贤、五老、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的“村民说事会”,让村民有事敞开说、遇事多协商、大事齐心办、成效众人评,推动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件件都落实、事事均满意。


时势从不等人,赶考仍在路上。


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治理新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基层治理新任务,面对省委的信任与重托,桐城容不得丝毫的骄傲自满、松劲歇脚,亟需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展现新作为、书写新篇章!(潘皓月 吴文舟)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潘皓月 吴文舟
责编: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