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时节,3月30日,在孔城镇九年村再生稻育苗秧田里,陈捍东带领村民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打水浆、平土、播种、盖膜等工序的育秧劳作。
“天气放晴了,我们一大早就到了田里忙活,趁着好天气抓紧育秧。”桐城市牡丹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捍东笑着说。放眼望去,村民分散在田间,在耕作好的农田里铺放秧盘、覆盖地膜。陈捍东是孔城镇九年村种植大户,已流转孔城镇九年村土地760多亩,在孔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今年计划种植420亩再生稻,其余种植常规水稻,再生稻比常规水稻提前插秧,特意抢早进行再生稻育秧。
据了解,种植再生水稻就像种韭菜,割完一茬还能再收一茬,特点是一季稻成熟之后,收取稻穗,留下植株和根系,再进行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第二茬稻子,第二茬虽然其产量比头茬略低,但其营养价值却高出许多,米质口感也更好。次播种、两季收成,再生季只需要追肥一次,不施用农药,整个生产季节比传统模式可以减少用药2-3次,减少了面源污染,省肥、省药、省工、省时和省种,具有良好的生产和生态效益。
“乡村振兴要靠农业振兴,农业振兴要靠产业振兴。”孔城镇九年村党总支书记余永忠介绍,发展再生稻产业,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环境,可以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总目标。下一步,该村还将进一步推动再生稻产业的全程轻简化、普遍化、机械化,走出乡村振兴新“稻”路。(陈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