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孔城:米面年味浓 产业“站起来”

2023-01-14 来源:孔城镇 撰稿:余大国 吴春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孔城镇 米面

  农历腊月,桐城市孔城镇家家户户都制作米面。柴火土灶做出来的米面有着浓浓的米香,是馈赠亲友或春节期间招待客人的佳品。纯手工米面市场抢手,俏销四方。


米面3.jpg


  1月11日,在孔城镇桐梓村查圩村民组,一大早,村民张月香和老伴赵决姚正在制作米面。土灶里柴火正旺,张月香娴熟地用勺子将盆的米浆舀出,盛进一块长方形的不锈钢托盘里,转动托盘米浆自动摊匀。托盘随后被放进锅里蒸煮,2-3分钟后揭开锅盖,米浆已经成型为面皮。

  张月香指着面盘介绍道:呐,看,面皮全部鼓起来了,全部熟透了,这样才好吃。

  随后张月香用竹筷将面皮揭下来,赵决姚迅速接过面皮,送上竹篙晾晒。这些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米面皮晶莹剔透,弹性十足。赵决姚不停翻动,让面皮更好地接受阳光。约莫半个小时,面皮不再粘手。张月香将面皮3个一沓卷起来,用菜刀切成丝。切成丝的米面最后还要放到屋顶晾晒,晒干以后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米面2.jpg


  赵决姚自豪地介绍自家米面的特色:因为手工做出来的面,口感与机械口感不同,面有劲道;还有面吃起来口感很柔软,因为是经过柴火慢炖出来的。

  张月香从事米面生产已经30多年了,由于手工制作,日产量只有50斤左右。每到年底,大家都来采购,米面常常供不应求。靠着传统米面手艺,张月香把2个孩子培育成人。张月香介绍:人家老年人啦,也都还喜欢吃这个面。还有青年妇女做月子的时候都喜欢吃我家的米面,很多在外地的老乡都喜欢把我家的米面作为赠品,因为我家的米面吃了有营养。虽然当今手工米面制作繁琐,耗时,张月香和赵决姚舍不得丢下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因为这里有乡愁情结和浓浓的年味。


米面1.jpg


  据了解,桐梓查圩的米面给当地老百姓增加了不少经济收入,多的农户每年净收两三万元,少的也能挣四五千元。  

  桐梓村党总支书记赵决高介绍:我们桐梓米面已经由几代人传下来,有一百多年了,特别在近几十年,桐梓米面非常抢手,因为它是纯手工制作的,不是机械的,所以米面受欢迎。老百姓每家每户打米面,一个是过年自己食用,一个是送给亲戚朋友,另外卖,增加家庭收入。


米面5.jpg


  面米产业让桐梓村村民鼓起了口袋。孔城镇党委书记洪文庆表示:我们将放大桐梓米面的品牌效应,擦亮桐梓米面这张“金名片”,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站起来”和“走出去”。接下来将通过深挖孔城传统美食文化特色,通过“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探索特色米面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米面4.jpg

来源:孔城镇
撰稿:余大国 吴春富
责编: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