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天气放晴,三新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抓住时机,播种羊肚菌菌种。随后,该村每天都有专职人员查看菇棚,适时调控温度、湿度,目前菌种已顺利进入发菌期。自此,黄甲镇食用菌产业迎来了“新成员”。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今年以来,桐城市黄甲镇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基本点”,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带一自”促富民增收。该镇因地制宜实施茶叶、食用菌、蜜蜂等特色种养业项目,引导有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条件的脱贫户自主发展相关产业,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农民务工、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增收。今年以来,该镇发放自种自养补助资金134万余元,惠及1599户,农业经营主体带动251户脱贫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该镇将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利用闲置资源入股企业、发展产业,拓宽强村富民渠道。该镇向阳村建立“村企合作”机制,引进安徽谷益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村民闲置土地40余亩打造木耳产业园,年生产有机黑木耳1800吨,带动周边100多位村民务工就业。村集体以15万元资金入股谷益农公司,每年分红2万余元。此外,该镇还探索“联村共建”机制,用活农村“三资”,合作发展茶叶、香菇、药材、高山蔬菜等产业,开创了村村有主导产业、农户和村集体有分红的发展局面。
“茶旅融合”打造康养小镇。该镇始终利用区位优势、生态资源、特色产业,探索“茶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有计划地建设现代化茶园、旅游民宿等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文旅、农旅、茶旅结合。近年来,该镇杨头村茶园连续两年举办春茶开园采摘节,建起了数峰亭、茶文化墙,兴办“杨头大食堂”,做实“旅游+”文章,年吸引市内外游客近万人次。水岭村、黄铺村引入桐城市天正乡村发展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打造“黄甲茶溪”“铺上甲屋”等旅游项目,带动了周边群众和村集体增收。(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