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孔城镇农技部门创新服务机制,构建精准高效、多方协同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增粮食产量。稳定全镇粮食生产面积11.3万亩,逐步恢复双季稻生产,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做到一种两收,提高粮食产量。今年来以孔城文胜家庭农场、牡丹家庭农场、苏庄家庭农场、人和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辐射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4700亩,双季稻3500亩。
树示范片区。大力实施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片,制定了示范片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安排了以稻鸭共育、稻虾综合种养、再生稻生产、富锌水稻生产、单品种种植为实施内容的7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区,实施面积2.5万亩。一年来,示范区实现化肥使用量减少8%,农药使用量减少3.2%,有机肥料使用增加20%、生物农药使用量占50%,水稻主要品种米质达部颁二级米,农户每亩增收41元。全力抓好以孔城镇锦帆农业发展公司稻虾综合种养和镇东村文胜家庭农场再生稻示范种植,建立孔城镇农民培训实训和科普示范基地。
创优质品牌。实施安徽省粮食发展专用品牌项目,大力推进粮食专用品牌订单生产,依托桐城市众信米业,实现优质优价订单生产,在王店村依托臻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双河村依托小凤家庭农场、孔城镇诚佳家庭农场、在光明村依托苏庄家庭农场发展1000亩优质水稻Y两优957示范种植。推广各种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11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5万亩,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7万亩,其中使用新型植保机械无人机统防统治面积要达16万亩次。
促三产融合。全力搞好以爱国家庭农场三生园建设、帮助锦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旭日家庭农场、臻嘉家庭农场生态田园综合体等生产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为孔城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力。
下一步,该镇农技部门将围绕孔城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直观现场;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建立看得着、体会得到的科技示范基地;做好科技示范主体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套餐”式信息和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示范带动作用。(吴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