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莲呀,你家婶娘今年已经73岁了,不管怎么说她老人家都是你的长辈,你给婶娘陪个礼道个歉是应该的。凡事孝为先,这次婶娘住院治疗,虽说和你们争吵没有直接关系,但多少有点间接关系吧?出点钱买点营养品就当是你对婶娘尽一份孝心了......”,“爱兰家的儿媳妇们呐,玉莲刚才也当着大家伙的面给你们家婆婆赔礼道歉了,她还拿出2000元给老人家买点营养品,这事就结束了啊!亲戚永远都是亲戚,别因为这个事伤了两家的感情与和气呀......”近日,在范岗镇铁铺村吴屋组,老党员王从玉、程堂启,老干部吴道平三人正在调解一起双方当事人既是邻居又是亲戚的矛盾纠纷。
共同居住在范岗镇铁铺村吴屋组的陈爱兰和操玉莲是婶娘与侄媳妇的关系。两人一个多月前在池塘边洗衣服时因小事一言不合发生了口角争执。今年73岁的陈爱兰在争吵时由于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当时不慎跌了一跤,事后又因年纪大自身也有些基础疾病,第二天中风在床不能动弹。家中的儿媳妇们知道后赶忙将婆婆送到桐城市人民医院治疗。陈爱兰的两个儿媳妇觉得婆婆这次住院治疗大半个月和操玉莲发生争吵有很大的关系。在她们看来,除了花了15000元的医药费,更为闹心的是婆婆这次出院后还需要长期依靠轮椅才能出行,这给她们全家人的生活带去了很大的不便。她们要求操玉莲应该主动上门赔礼道歉并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但操玉莲却觉得婶娘的这次住院治疗是因为老人自身有基础疾病,和她们的争吵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在婶娘住院期间她曾主动带着礼品到医院探望过,自己也算尽了做侄媳妇的本分,婶娘家没有理由让她承担任何医药费......就这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向让,两家矛盾因此而起。
住在附近的三位“五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当起了“和事佬”,一同走到陈爱兰儿媳妇家中,并喊来了操玉莲,希望两家人都能冷静地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在调解过程中,三位“五老”耐心倾听,温情调解,通过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以“情”为入导,以“法”为依据,既摆事实讲亲情,又释法律讲道理,慢慢疏导了双方的对立情绪,最终成功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为了真正将“四事四权”工作法融合落实到乡村治理的实处,实现“小事不出村”,范岗镇铁铺村聚焦“网格管事”、“五老调事”,召集威望高、热心支持村级工作、群众工作经验足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老模范成立“五老调事”服务队。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积极充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讲解员、文明乡风的宣传员,为乡村和谐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