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黄甲镇:构建特色产业带 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2-10-11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陈小芳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1.jpg

图为黄甲镇葛湾村集体茶园一角。何传伟  摄

今年以来,黄甲镇着力激发“新活力”、拓展“新路子”、增强“新动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放大特色产业优势,构建以茶叶、竹制品加工、食用菌、中药材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带,促进产业兴旺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并驾齐驱,为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富裕、乡村更美丽夯实硬核支撑。


激发“新活力”。黄甲镇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种植大户、乡贤群体中寻找熟悉村情、群众威信高、素质能力过硬的优秀人才,将其培养为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级组织中,每个村现已储备2名以上后备干部;强化村两委领导班子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开展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及后备干部集中培训,针对村级财务管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内容开展集中授课24次,并先后到山东、浙江、池州等地参观考察,拓宽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发展视野,提升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活力。

3.jpg

图为黄家镇向阳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角。

拓展“新路子”。黄甲镇围绕特色资源做文章,以整体出租模式,盘活闲置的农村民居、宅基地,让闲置资源不“闲”,今年以来,全镇共盘活闲置宅基地15宗、民房60间,村级集体经济因此增收20余万元,村民因此增收40余万元;加大对土地、山场、生态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发展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做优做强香菇木耳、中药材品牌。目前,石窑村种植的110亩亳州菊花已采摘,带动了周边90余户菊农致富,户均增收超1万元,石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聚焦“一村一品”,突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桐城小花”茶叶、木耳、香菇、高山蔬菜、中药材等一批品牌农特产品,实现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同步提升。

2.jpg

图为黄甲镇石窑村亳州菊花种植基地一角。

增强“新动能”。黄甲镇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土地、山场、闲置房屋等资源量化为股权,入股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激活集体资产资源增收潜能,全镇8个村均组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3453人,量化集体经营性净资产678.3万元,发放股权证书3959本;搞活“自主经营”,杨头村兴办大食堂,向阳村兴建菌棒厂,黄铺村等村自主经营茶厂,75%的村“自主造血”、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突出项目带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围绕杨头大徽尖、石窑桃园林、汪河檀香寺、葛湾双尖寨等旅游景点,推出了一批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民宿度假等业态的旅游项目。截至今年6月底,该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达192.9万元。(陈小芳)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陈小芳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