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黄甲镇:发展特色产业 乡村迈向“绿富美”

2022-09-22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余大国 杜瑞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黄甲香菇.jpg

图为香菇种植大棚内,香菇长势喜人。

黄甲镇位于桐城市西北部,这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资源禀赋独特。近年来,黄甲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牢牢把握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旅游活镇、党建强镇”的发展战略,围绕“做优一片叶子、做活一棵竹子、做大一根棒子、做好一包药材”,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走进黄甲镇水岭村香菇种植基地,一排排食用菌棒错落有致,一株株香菇钻出棒体,村民们正熟练地采摘着香菇。“看看这香菇,肉厚圆整、气味芳香,品质很不错。”添桂花满脸喜悦地说道。


近年来,水岭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香菇年种植从5000棒发展到3万棒,“小香菇”正成为当地壮大集体经济的一项法宝。目前已建成香菇大棚5座,现有菌棒3万余棒,每个菌棒可产2斤香菇。


良好的生态让黄甲镇成为“桐城小花”主产区和核心产区。黄甲镇在强化有机茶种植、加工、品牌建设和品质提优上下足功夫,不断优化茶叶生产布局,推动茶产业提质升级。持续加大“有机绿茶”基地建设和品牌认证推广力度,精心培育“桐城小花”本地品种,推广有机种植,统一采摘、加工、包装,提升茶叶品质;加快引育大型茶企和茶叶合作社,建设“桐城小花”数字茶谷和集散销售中心,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茶叶影响力。目前,全镇现有可采摘茶园2.1万亩,茶叶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1.1万元。

木耳采收.jpg

图为村民在采收木耳。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黄甲镇生产出的木耳同样占有绝对竞争优势。黄甲镇建立谷益农木耳产业园,产业园年生产有机黑木耳1800吨,平均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利润3000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带动周边100多位村民就业,并以保护价收购农户种植的木耳,人均增收约2万余元,给村集体增加3万元收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此外,黄甲镇持续加快毛竹资源开发利用,招引落户竹制品加工企业,加工毛竹、销售毛竹,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和生产工艺,转型增资扩产,开展竹制品精深加工,开发特色竹制工艺品;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寻找订单、开拓市场,实现出口创收,竹制品加工年产值现已超20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922165423.jpg

图为村民在石窑村童庄农业产业园采收亳菊。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黄甲镇还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黄甲镇石窑村童庄农业产业园亳菊首获丰收,项目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预计可以实现产值130万元以上。黄甲镇下一步还将充分发挥“三新桔梗”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效应,强化与药材生产商、销售商对接,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真正为为山区群众开辟了一条农户增收、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拓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


“黄甲镇将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做优一片叶子、做活一棵竹子、做大一根棒子、做好一包药材’,四点发力,久久为功,发展特色农业,补齐生态旅游短板,促进强镇富民,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黄甲镇党委书记朱爱斌说道。(余大国 杜瑞)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余大国 杜瑞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