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入社村民在林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
今年上半年,青草镇村(居)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33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有 1个,30万元以上的村(居)有22个,曾是省级贫困村的铜锣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现已超60万元。农村“三变”改革为该镇兴产业、富农民、强集体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该镇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村(居)集体经济,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
摸清“三资”家底。该镇农经站牵头,用两年时间对22个村(居)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了清理审核,完成清产核资。到2021年底,该镇农村集体总资产1.0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0.136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235030亩,建设用地25735亩,未利用地2861亩。
图为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扩大水稻种植规模。
推深做实“改革”。该镇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在铜锣村、徐漕村、复兴村三个村先行试点。通过“试点”带动,该镇15个村(居)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7个村成立了经济合作社,总股民46586人、12799户,总股本1364.59万元、成员股1091.66万元、集体股272.93万元,所有经济合作组织都已做到按章办事、股权到人、利益连接。
规范管理保运营。该镇稳妥推进村(居)委会和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分账运营,以规范村(居)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为抓手,激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潜能;委托第三方会计代理公司,和镇财政分局通力合作,清理村(居)所有资产、资源发包合同,严格规范村(居)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保障集体资产、资源增值增效。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该镇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盘活集体土地、山场、水面等资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截至目前,青草镇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经营主体5家、安庆市级农业经营主体3家,为该镇壮大优势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实现强村富民培育了“领头雁”。(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