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村菌棒种植有基础、有技术、发展前景好。我们石窑村愿意投入资金,和向阳村抱团发展,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实现村集体经济大发展。”在日前召开的黄甲镇党建引领——联村发展多经产业座谈会上,石窑村党支部书记詹成祥说道。
今年以来,黄甲镇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联村发展”经营模式,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实施“食用菌产业党建联盟 ‘盟’动乡村振兴新活力”书记项目,以“党建+产业”联盟为抓手,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打破以往各村单独发展、单独管护、单独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效盘活资金和土地,延伸党建联盟产业链条,达到了“支部联盟、干群连心、产业共建”的目的,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向阳村种植椴木木耳的历史长达数十年。2021年,向阳村引进安徽谷益农有限公司,建设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计划投资1.5亿元,一期项目当年建成,向阳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万元,村民务工收入增加72万元。今年,在深入调研、联村共建的基础上,向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继续发展食用菌产业,已争取财政资金360万元,加上石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入资金49万元,共计409万元,5月中旬开工建设年产120万棒、收益约为120万元的向阳菌棒厂,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联建村各抽调1名懂管理、善经营的村干,全程参与生产经营,捆绑销售任务,实行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壮大特色产业,是联村发展的初衷。由于自然资源和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每个村的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联村发展有利于资源整合、聚力攻坚,生成共同发展的新动能。”黄甲镇党委副书记徐学江说。
“党建+产业”联盟带动了联建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黄甲镇的香菇、木耳、高山蔬菜及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已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联动机制,联建村之间强强联合、互帮互促,旺了特色产业,兴了村集体经济,富了群众,为乡村产业振兴趟开了新路子。(陈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