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最敬重的便是我们的牛脾气书记。感谢您这一路对我及我家人给予的无限关怀和帮助,也感谢党总支、驻村工作队、爱心人士对我及家人的关心和帮助。”铜锣村村干郑小玉说。2021年9月19日,是郑小玉人生中最悲痛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她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一度沉沦悲观,是这位“牛书记”,第一时间给了她一家温暖和守护,也是他一路联系和安排帮助郑小玉一家处理后事。时至今日,他也总是在工作上、生活上对郑小玉一家关心和帮助。郑小玉能够重识生活的信心,坚强地站立起来,得益于“牛脾气”书记政治担当、能力担当、责任担当的精神。
“牛书记!”熟悉的人都这么亲切地称呼他。他今年45岁,是青草镇铜锣村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说:“作为村书记,要尽自己全力把村子搞好,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他以忘我的精神诠释着自己的诺言,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大胆泼辣,敢于教真、碰硬,是牛脾气书记。他赢得了铜锣村老百姓的拥护与支持。他叫李根苗。
“现在的铜锣村环境优美,政通人和,得益于有一位好的领头雁和坚强的基层党组织。”驻铜锣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高岩松说。 铜锣人民在“牛书记”李根苗的带领下,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加速推进中。
倾听民声 一枝一叶总关情
2月7日是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青草镇铜锣村银山环绕,白雪皑皑,全村广大党员干部闻雪而动,上路铲雪除冰,疏导交通。李根苗带领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查看辖区内受雪灾影响的道路及群众情况时,排查到铜锣村杨湾组桂绍才户一岁大的婴儿发热生病,急需就医,家人准备开车下山,由于连夜的大雪,铜锣村江大路面的积雪已达15公分厚,无法开车出行,情况十分紧急。见此情形,李根苗当机立断,立即安排了一辆铲车清除路面积雪,考虑山区雪大路滑,又联系了村里驾驶应验丰富的李如东师傅,让铲车开道护送桂绍才户下山。经检查孩子是因咳嗽引起的肺炎,因送医及时,目前已康复出院。
第二天,也就是2月8日,铜锣村仍然一片白茫茫的景象。9李根苗点左右,一阵手机铃音响起,李根苗急忙按下免提健:“我是王文德,我女儿不行了,现在呼吸困难,要赶快送医院,你看能不能帮一下忙,把她抬下山去。”电话是家住铜锣村古山高寒区上长形村民组脱贫户王文德打来的。“好,我马上到!”李根苗立即在村部周边找了朱开德等四位脱贫户徒步前往山区,由于昨天的那场大雪,目前只有江岭到铜锣村部段铲出了一条路,但铜锣古山那边,海拔太高,弯道多,坡度大,铲车无法做业,道路依然是厚厚的白雪,大雪封山,车子行人无法进出,李根苗一行六人只能步行上山,与王文德家人一起,利用家中竹床制作成了一架简易担架,将女儿王光慧抬到了担架上。大雪封路,挡不住众人爱心接力的脚步;天寒路滑,挡不住众人护送病人的心情。一路上,大家相互替换,轮流抬着病人行走。经过2个多小时,徒步6公里的跋涉,汗流浃背的一行人,终于将病人抬到了铜锣村部,李书记马上安排车辆将病人送往医院救治。途中由于古山道路积雪太厚,还摔了2次。农户王光慧是因为腰疼难耐而住院的,目前病情稳定,在家休养。
漫漫风雪路,浓浓关怀情。凛冽的寒风挡不住送关怀的脚步,深冬的严寒冷却不了送温暖的心。从接到群众救助再到安全护送,大家都被李根苗爱岗敬业、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染,纷纷为他点赞:“有困难找牛书记,他是我们的贴心人”。
事无巨细 群众利益无小事
农村工作有他的特殊性,小事琐事较多,看起来没什么“大事”可言,但事关百姓利益的事,李根苗都要当成大事去办,做到事事关心,事事解决,事事做到位,他说:“因为事事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事事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我必须认真的去对待。”
新冠肺炎的防控是近期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因为铜锣村是山区村,总人口2519人,目前在村境内常住仅有500余人。大都在外务工,留在村内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的人,如何逐步做到“应接尽接、应种尽种”人群全面清零,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冲锋在前,想尽设法让大家接种疫苗。”李根苗以身作则,铜锣村6名村干在他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在做好登记排查的同时,发放健康手册200余份,定期制作健康教育栏,宣传卫生常识。同时结合改水改厕和危房改造,积极开展爱国卫生防病疫的村庄环境整治。通过包保联防、专车接送、上门服务等耐心细致的工作,目前铜锣村的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去年6月下旬,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强降雨导致铜锣境内江大路出现了交通阻塞,险情就是命令,李根苗带领着工作队和村两委9位同志分成3个小分队,立即投身于道路险情排查工作,排查发现22处塌方滑坡和掏空路段,4处路面出现裂痕。为了群众的安全,启动江大路24小时封闭程序,安徽电视台和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作了新闻报道。同时,李根苗积极争取交通部门、人保公司、帮扶单位资金支持,全力配合交通部门和人保公司对水毁路段的测量勘察,组织资金 330 万元,组织精干的施工队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完成4处塌方路段的加固拓宽和障碍物清除,22处险情路段得到不同程度地加固修复。7月22日,江大路全线贯通,邻市潜山、邻镇大塘、唐湾和铜锣村车辆运输和村民出行得到了安全保障。
抱团取暖 产业发展话民生
“我和老伴是B级低保户,因为养牛养猪,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感谢党的好政策。”在脱贫攻坚大排查时军河村民组70岁的刘胜甲老人如是说。“今年养了一条牛,明年还要养两条。”正在山洼里放牛的姚尚国特别自信。铜锣是山区村,山峦叠嶂,世代农民以耕作和林木为谋生手段,这几年因为地质、生态和野猪的侵害,村民转向养殖、制刷和种茶业。牛羊养殖已成为铜锣最大特色。李根苗认识到发展好养殖业是决胜铜锣村脱贫攻坚胜利的重要保证,他率先创立了苗凤养殖场,年牛出栏量100头以上,是铜锣村养殖大户之一。在他的带领下,现在铜锣村养殖的农户有15家,规模以上养殖场有7家,牛羊成群,标肥体壮,发展态势良好。
在铜锣村投资的600万元4350平米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和投资120万元的1000平米的收购秸秆收储大棚两个项目,从项目落地、工程招标、施工建设、设备验收、协调矛盾到2021年底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可以说李根苗是吃尽了苦头。现在两个项目电通,水通、路通,场地平整。生态养殖场计划生猪出栏量5000头,秸秆收储大棚设备安装到位。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种田承包大户秸秆不当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也让种田承包大户和养牛大户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促进了企业和农民增收,2022年村集体收入可望达到60万元。现在的铜锣村以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综合利用秸秆绿色发展之路。“落实好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和秸秆收储大棚项目公开招租;修通投资200万元的铜锣尖生物防火林带;继续完善村级主次干道水毁修复工程是今年的三件实事,工作正在进行时。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安居、健康、教育、保障、乡村旅游等方面工作。”这是李根苗在2022年新春工作谋划会上说的话。
“我是班长,工作做得好,是大家的功劳,有问题,我有责任。”李根苗对自己和村干要求特别严格,他主持村党总支、村委会、股份合作社全面工作,虚心学习,理解政策,他自己拥有“牛经”技术,是双培双带的典型。凡集体决定了的事,他千方百计的落实好,贯彻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以上率下,影响和带动大家一起工作,对于村民和同事的要求,只要能做到,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在每周一召开工作队和村两委例会的时候,他要求每位工作成员都要对上周开展的工作进行汇报,讨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安排部署本周具体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奖惩制度。“牛书记工作认真,平时对我们年轻人要求很严,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和他共事,自然舒服。”年轻26岁的村支委副书记华宗康说。
“以前的铜锣村这一片全是大山,是这位牛书记,带领一班人,一届接着一届的干,才有了今天青山绿水,锦绣铜锣。”56岁退职老文书张七一亲眼见证了铜锣村的发展历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行走在铜锣村,“看得见产业、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铜锣村发生的点点滴滴,无疑与牛书记李根苗是分不开的。(高岩松 黄成顺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