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占娜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明东在文昌街道交通村开展现场办公。面对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为企解忧的初心和使命,切实让企业主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月25日下午2时许,桐城市人大副主任汪名东、副市长占娜一行来到文昌街道交通村,利用半天时间分别接待了3批来访企业负责人。“建议政府立项并设立引导资金,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目前产业园区建设受到一些制约,希望市里支持!”“春节后,企业招工难,政府能帮助解决吗?”……从产品应用推广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从园区布局到工厂智能化转型、从企业用工到电力保障等,占娜认真倾听企业负责人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每一项诉求,详细询问了解有关情况,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既努力破解企业眼前难题,又以点及面完善政策机制。接待中占市长对每位企业负责人都热情相迎、亲切交流、握手相送,让他们带着希望而来,满怀信心而回。
汪名东在现场办公时指出,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为企优环境是党委政府应尽之责。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的部署要求,立即动起来、马上干起来,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全面了解掌握涉企服务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能够当场解决的,敢于拍板、现场解决;对需要深入研究的,及时交办、限时解决、跟踪督办,做到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进一步谋划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各类企业长效机制,统筹落实减税降费、就业创业、资本市场、财政支持等惠企政策,把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在企业最关键、最急迫、最要紧的地方和时候,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让企业有感。
占娜强调,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关键要稳市场主体。要抓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构建“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生态圈,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推动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要大力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市场化为导向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助力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注重向内部挖潜,加强对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推动要素资源向大项目、好项目聚集。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善于从服务对象、管理对象的角度改进服务和管理方式,确保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更完备,打造便利、公开、透明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华敏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