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是实力之基,事关全局、事关未来、至关重要。桐城市金神镇党委通过乡土人才建设、美化乡村环境、培育文明乡风、创建平安和谐村居四维聚力,提升农村“软实力”,让农村变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强化乡土人才建设,让生活富起来。金神镇依托村“两委”换届契机,积极开展“人才回引”计划,积极引导在外务工经商“能人”回村担任村“两委”干部,108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经营手段的“致富能手”在本土创业。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邀请林业专家、农技专家先后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60期,并依托“三农科技网络书屋”、“科普中国”手机客户端等,在线开展业务指导。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让农村面貌美起来。金神镇上下围绕党建引领治理促进发展,结合创卫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吹响“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集结号,全力整治“乱、堵、脏”,营造出干净、有序、舒适、美丽的城乡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镇村两级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加强重点区域生活垃圾清理,严格落实分类运输、密闭运输,合理调整环卫收运车辆频次和路线,督促各类市场、临街商铺加强垃圾收运配合,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做好垃圾倾倒等便民服务。持续开展环卫设备设施“洁身美容”整治,定人定时对果屑箱、垃圾桶、垃圾收集运输车辆等环卫设施设备进行日常清洗消杀,补齐公厕设施短板、改善群众如厕环境。同时,加强“四好”农村路、乡村医院和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改变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加速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污水治理方面,通过污水管网覆盖一批、集中处理一批、单户分散处理一批三种方式实现了全域污水处理有效管控。在厕所改造方面,累计投资1.6万元,改厕4座。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持续实施“四化”工程和美丽庭院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注重正面导向培育,让文明乡风树起来。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兴镇建设为目标,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各级好人、优秀志愿者、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全镇18个行政村全面普及“一约三会”(村民公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孝心养老理事会),全部建成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广场;该镇综合文化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平台,结合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认真做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扎实实施文化体育民生工程。常态化开展“周末影院”“神墩大讲堂”播放红色电影、传播科普知识、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与辖区中、小学校联合打造“站校共建”品牌,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书画展览、图书阅览、球类比赛、棋类比赛等,为学生们提供集休闲、娱乐、学习、运动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将文化站打造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创建平安和谐村居,厚植民生福祉。认真实施“百日攻坚”、“三大”专项行动、“雪亮工程”、“双提升”宣传、创建平安村(居)、平安家庭、扫黑除恶常态化等活动,扎实推进“一感两度”双提升,开展社会治安联防联控巡逻,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病人等特殊人员动态服务管理到位;抓好反邪教、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间谍法、保密法宣传工作,推动下载《反诈APP》共计7258人次。持续推进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工作,把各项村务都放在了老百姓的眼皮下运行,真正做到把党务村务、资金资产等信息晒在了“阳光下”,提高广大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群众通过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反映问题12件,办结12件,群众对反馈意见评价12件,办结率、评价率均100%。疫情防控持续用力,落实“全市一盘棋”工作思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组建了3个流调、区域协查、外防输入工作专班,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测试和实战演练,全年新冠疫苗接种12.24万余剂次,摸排境外异地隔离返乡人员18人,密接及次密人员共21人。(徐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