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渡镇九重村的脱贫户金永志、程二某夫妇自幼都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20多年前经好心乡亲们的撮合,这对同病相怜的苦命人走到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家。这些年来,他们夫妇二人相依为命,一直守着农民的本分,过着清贫的日子。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金永志夫妇通过个人申请、各级评议,于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脱贫攻坚战轰轰烈烈的开展,一场为他量身定制的“翻身战”徐徐展开。帮扶干部们一番番地上门走访,一遍遍地宣传鼓动,一次次地谋划发展,使金永志夫妇打心眼里也觉得:自己夫妇俩年纪还不算大,不能就这样靠政府的一些低保和残补来维持余下的生活,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利用好这些政策,努力一把,一定会改变自己今后的生活。经反复斟酌,这门前的池塘、屋后的山林不正是发家致富的“金山银盆”吗?说干就干,2016年初,夫妇二人申请到了3万元的户贷户用金融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启动资金,在镇农技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搭建起300多平米家禽棚舍,在池塘周围扎起500多米的栅栏,购回了800只鸡鸭幼苗,正式开始“林下鸡、池塘鸭”家庭特色养殖。他们夫妇早起晚睡,精心饲养,为了增加土鸡土鸭的品质,他们还开垦荒地种植玉米、高粱、南瓜、青菜、萝卜等农作物,切碎按比例搭配好,当作鸡鸭的饲料。这样一来,他家散养的鸡鸭只只都冠红羽丰、能跳会飞。餐桌上,这些鸡鸭肉质鲜嫩、汤汁鲜纯。他家自己腌制的咸鸭蛋更是醇香溢油,堪比一绝,在当地早已成了“抢手货”,吸引了很多回头客,尤其是逢年过节之际,更是供不应求。2017年,他们家就养殖场这项受益达到了6万多元,当年实现脱贫。金永志夫妇已连续五年被评为产业扶贫达标户,每年享受5000元的到户项目奖补。今年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通过消费帮扶,他家出栏的6000多只鸡鸭已销售并预定完,年增收达20万元以上。
现如今,勤奋努力创业有成的金永志已成为当地的脱贫先进典型。发家致富后的他不忘乡亲,毫无保留地把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近几年来,他积极帮助指导当地20多户村民发展家禽养殖业,热心帮助困难群体,对脱贫户也格外照顾,低价出售鸡仔鸭苗,分享养殖经验。近几年来,在金永志的示范带动下,当地有3名贫困户深受启发,也已加入家庭特色养殖行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今后我将会继续扩大纯土鸡养殖,带动大家一起致富,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夫妇的关怀!”谈及未来,金永志夫妇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信心满满。
“金永志夫妇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却有一颗坚韧的心。在创业、脱贫、致富、助困的路上,他奋发勇为、不屈不饶,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用自身对信念的坚持将脱贫攻坚理念传递给身边人,使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希望所有的脱贫户都要像金永志夫妇这样早日致富奔小康。”这是当地九重村党总支书记洪叶灿在今年村民大会上对金永志夫妇的褒扬。(魏国庆 李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