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嬉子湖镇红姐养殖场:鸡鸭满院 致富梦圆

2021-11-19 来源:融媒中心 撰稿:邱梦 吴翠翠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崔俊在给鸡鸭喂食.jpg

走进嬉子湖镇曹岗村红姐养殖场,崔俊正忙着清理养殖大棚。提起鸡鸭养殖,从大棚选址、鸡鸭培育、幼苗照料到饲料搭配,崔俊说得头头是道:“干燥的鸡舍容易发生肺脏疾病,如肺炎、肺肿等。湿热的鸡舍,容易发生肠胃疾病和脾胃虚弱病......”


望着眼前的养殖场,崔俊的思绪回到了6年前,当时他四十出头。在农村,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但自小身体瘦弱的他不会一门技术,只能留在家中务农,种的粮食也只够自家几口人吃,再没有其他经济收入。


人能穷一阵子,但不能穷一辈子。崔俊不甘心,开始四处寻求致富路子,发现现在城里人很喜欢土鸡土鸭,而作为农村人,养鸡养鸭自己最在行。就这样,崔俊开始了他的养殖之路。


为了让崔俊的养殖业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村委会联系镇农业站帮忙协调,安排崔俊去市内的养鸡场学习养殖技术。考虑到崔俊经济条件有限,村委会便为其申请政府贴息扶贫贷款。利用扶贫项目,崔俊租下了房屋周边一大片荒地,并购买了油茶苗、桂花树苗,成片栽种下去。


刚开始,由于缺乏规模养殖的经验,一些关于养殖、疾病控制、饲料调配等方面的困难接踵而至,但崔俊凭着那股认真劲儿,逐一克服,鸡鸭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得以长大。这时候新的难题又来了,这批鸡鸭如何才能卖出去呢?刚开始,崔俊让妻子一天带十个鸡鸭去市里的菜市场上卖,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还能卖出一两只,不好时怎么带出去便怎么原封不动带回来。养大的鸡鸭卖不出去就没有地方再养鸡鸭苗,也就没有下一轮的收成,崔俊再度陷入烦闷。


镇扶贫办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跟崔俊认真分析现在的经济形势和销售模式,指导他要紧跟时代,运用互联网解决问题。一语点醒梦中人,依托电商扶贫政策,崔俊开了一家淘宝店铺,专门卖鸡鸭。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卖出近一百只鸡鸭。不出门就能卖出农产品,利润还比以前高,拿到钱的那一刻,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每每回忆起这些,崔俊都难掩激动。现在崔俊的微店以及微信己经靠诚信攒下了几百个固定粉丝,凭借电商扶贫一条龙服务,农产品销路得以打开,他的鸡鸭已卖到广州、北京、苏州等地。


如今,养殖收入的增加,让崔俊更加坚定走养殖脱贫致富的道路。“脱贫致富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通过养殖圆了脱贫梦。”崔俊高兴地说道。(邱梦 吴翠翠)


来源:融媒中心
撰稿:邱梦 吴翠翠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