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低矮的落水路面桥,如今变成了高大宽阔的钢筋水泥公路桥,今后遇到下雨涨水,我们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出不去进不来了,村两委为我们修建了这样好的桥梁,真正为我们大家又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11月8曰,由龙眠街道黄燕村与黄甲镇水岭村联合修建的团结河公路大桥正式竣工通车。周边群众为此发自内心地点赞。
据了解,团结河大桥位于龙眠河上游龙眠街道黄燕村团结村民组境内,是地处偏僻龙眠深山的黄燕村团结村民组及黄甲镇水岭村村民群众走出大山的公路桥。大桥修建以前,连接两端公路的是七十年代修建的低矮的过水路面落水桥。由于桥面低,每当雨季汛期来临,行人、车辆大都是靠淌水过河,给当地群众生产运输、生活出行带来困难和安全隐患。特别是每年春季汛期,正值山区茶农春茶生产销售的黄金时节,经常因为大河涨水,山区的茶农走不出去,山外茶商顾客进不来,对当地茶农春茶生产销售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修建大桥成为当地茶农群众盼望已久的共同心愿。
今年6月初,进驻黄燕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在进村入户深入村民开展调研活动过程中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决定把建设团结河桥梁作为驻村工作队大力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作为黄燕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自今年6月中旬开始,该村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和村两委同志一起,主动与黄甲镇水岭村取得联系,两村携手共同努力,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千方百计筹措到桥梁建设工程项目资金25万元。认真做好桥梁建筑勘探设计、桥梁竣工前行人、车辆通行便道等各项基础准备工作。该桥梁于今年7月初全面动工,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长30余米、宽6米、高4米的崭新钢筋水泥大桥于11月12日全面竣工通车。
该桥梁建成通车后,解决了龙眠街道黄燕村团结村民组、黄甲镇水岭村全村及周边共约1500多山区茶农群众的交通出行困难,打通了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后一公里”。(胡许建 郑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