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龙腾街道:“消化”8000余吨秸秆 增收650余万元

2021-11-04 来源:融媒中心 撰稿:刘伟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2.jpg

图为农作物秸秆“变成”了种菇基料棒。


为从源头上推进秸秆禁烧,有效利用资源,龙腾街道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秸秆还田、秸秆种菇、生产秸混有机肥和生物质燃料棒,今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8000余吨,新增经济收益65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提升。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可以转化为饲料、肥料、燃料和食用菌种植基料。龙腾街道大力宣传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利用,引导农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上设备、建基地,形成绿色增值链。


该街道依托白马农业种植合作社和天泰农业种植合作社,分别建设了2000亩的秸秆还田示范片,展示秸秆还田的好处;当好“红娘”,促成天泰农业种植合作社与高校合作生产秸混有机肥,天泰合作社目前已投资50万元引进了1台秸混有机肥生产一体机,年利用农作物秸秆1000余吨,生产秸混有机肥600余吨,产值100余万元。

1.jpg

图为打捆机在田间压捆稻草。

该街道还在新桥村建成2个5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消化”农作物秸秆200余吨,将其转化为菇棒基料,新增种菇经济效益达50万元;在蔡店村,依托润丰养殖合作社、绿优家庭农场建成2个秸秆饲料化利用基地,每年利用秸秆达2000余吨,年产秸秆饲料价值100余万元。同时依托香杨能源公司收储秸秆,每年将5000余吨农作物秸秆转化成1000余吨生物质燃料棒,新增收益400余万元。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仅解决农民群众无处“安放”秸秆的烦恼,而且减少了化肥使用,改良了土壤,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为龙腾街道绿色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刘伟)


来源:融媒中心
撰稿:刘伟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