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华石明: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2021-10-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疏泽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领头羊 乡村振兴

“咩咩咩……”国庆假期,秋高气爽,山坡上的林地里,领头羊领着羊群,悠闲地啃吃青草,不时发出叫声。

这里是唐湾镇大塘村海拔750余米的大寨集体林场,羊群的主人华石明是一位羊倌,也是当地艰苦创业、振兴乡村的“领头羊”。

艰苦奋斗创富

年轻时华石明同妻子叶娟在外务工,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2007年底,他回家养羊。2008年罕见的雪灾,冻死20多只羊羔,损失惨重。抹干眼泪,华石明重整思路,继续养羊。由于缺技术,缺资金,至2013年底,华石明并没有靠养羊致富,欠下的8万多元债务无法偿还。2014年5月,华石明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拿到5万元扶贫无息贷款,他扩大了养殖规模,注册成立了桐城市天堂寨家庭农场。2016年底,他还清了所有债务,顺利脱贫。脱贫后的华石明还吸纳本组贫困户华来保居住在他家务工,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和帮扶。2018年,华石明获桐城市脱贫攻坚奋进奖。

“脱贫致富,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只要肯吃苦,认准方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回首不平坦的创业路,华石明这样感叹。

发展多种经济

靠山吃山,勤劳的华石明夫妻俩在山上做文章。除了养羊,他俩还开辟了10亩茶园,种植了10亩油茶,多渠道创收。

山坡上的洼地里长年不缺水,他们就开垦了水田和旱地,种植了水稻、山芋、玉米、绿豆、蔬菜等,生产的粮食自给自足。水稻收割后的秸秆,山芋采挖后的芋藤,玉米、绿豆秸秆,用破碎机粉碎成饲料,冬季里用来喂羊;羊粪收集用来施肥,既节约能源,又不污染环境,一举两得。门前的两口水塘,投放了几百尾鱼苗,到了年底,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前不久,华石明又购买了一头母牛和几头牛犊,饲养黄牛的总数达到12头。“这些黄牛,饲养周期长达三年,但是品质好,不愁销路。”华石明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满足。

“发展多种经济,扩大产业,多轮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驻大塘村工作队副队长齐汪林这样说。

建设美丽家园

大寨林场的密林深处,有一座小木屋。那里原是集体林场废弃的泥土屋,摇摇欲坠,华石明翻修成两层楼的小木屋,将家从同兴村民组搬进了深山密林。

“一年四季都住在这儿,过年也不出去,习惯了。”华石明的妻子叶娟笑着说。

木屋位于深山,过去不通电,不通网络。华石明出资,接通了电和网络,木屋里有了电灯、空调、电视,还可以上网,深山连通了大世界。为了便于牛羊外销,华石明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妻子一道,自己动手,砍柴挖路,削坡填宕,前后花了一年时间,硬是在山坡丛林中开辟出一条近一公里长、两米来宽的砂土路。有了新路,他开着三轮车,将客户订购的肉牛肉羊送下山,山下的游客,也可以沿着这条山路走进来玩。国庆假期,一群城里的游客慕名前来,在华石明放养牛羊的山坡上放飞了无人机,小木屋、牛群、羊群和种植了姹紫嫣红绿植的塘埂路,都“飞”进了城里的朋友圈。

“华石明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朴实的道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该向华石明学习,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争当‘领头羊’!”唐湾镇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季明星这样总结。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疏泽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