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大关镇:建治双修 厚实“美丽乡村”成色

2021-07-22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胡圣环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大关镇 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大关镇各界乡贤共筹得资金和实物合计200多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美景满目、新风扑面的美好家园,在大关干群共建共治中逐步变成现实。

近年来,大关镇瞄准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党建引领、规划引路、产业支撑、共建共享、内外兼修,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该镇共有7个省级、4个安庆市级、2个桐城市级美丽乡村,其中缸窑村、小关村分别获称“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大关镇连续五年荣获桐城市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

党建引领、规划引路,为美丽乡村掌舵领航

该镇与安徽建筑大学合作,完善村庄布点规划,精编中心村庄建设规划,既注重保存传统建筑风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又加强新建改建房屋建筑风貌塑造与管控,为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统一了标准、明确了路径。推进综合整治,梯次推进治脏、治乱、治违,按照时间节点,集中人力物力逐一攻坚。今年以来,该镇累计清理积存垃圾点685处、污水塘等黑臭水体100多处、村内河道沟渠30多公里,拆除无功能建筑、废旧鸭棚等115处共5000多平方米,顺利完成3346户改厕任务,村庄环境更加整洁。强化党建引领,健全村庄管护机制,优选配强村组干部,包村干部严格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推行阳光村务和积分制管理,激发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建好管好美丽家园。

突出特色,兴旺产业,为美丽乡村蓄势赋能

该镇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各村结合资源禀赋,发展蛋鸭、油茶、蔬菜、茶叶等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强村富民。致力探索农旅融合,让美丽乡村绽放“美丽经济”。该镇整合欧家岭起义、小关伏击战遗址等红色资源、桐城歌非遗文化资源、山水生态资源,引入投资企业,形成“公司+村集体+村民”模式,申报欧家岭红色旅游、旵冲村非遗文化旅游、红旗峰茶旅、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展现“一村一韵”。目前,王集村明月湾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已建成,大关镇全域农旅融合发展加速推进。

乡贤带头,激活“主体”,为美丽乡村凝心聚力

该镇发挥“五老”、乡贤的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该镇推行乡贤治理模式,通过村民小组议事会,推选乡贤担任村民组长,带领村民投身村组共建。麻山村三塘组退休教师刘祥生回乡担任村民组长,与村民一起兴塘、修路、建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三塘组变身“小公园”。百岭村高摆组村民组长高根深带领村民清垃圾、砌塘坝、种花卉、安路灯,让“高摆经验”成为全镇推广的典型。各村发挥老党员等“五老”群体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乡贤反哺”活动,发动村民筹资筹劳,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合力美化、绿化、亮化村庄,共建美丽乡村。

选树典型,成风化人,为美丽乡村强魄铸魂

该镇强化大美乡风建设,常态长效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美丽乡村”强魄铸魂。各村推出墙体彩绘,举办道德讲坛,宣传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上;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开展互评互选,常态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好村民”等评选活动,选树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近3年,该镇共评选出55位“大关好人”。今年,台庄村余国云荣获“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人人学“好人”、做“好人”,为该镇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底色和成色。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胡圣环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