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树牢服务意识,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为群众办实事落地有声。
“把这些砖头搬到墙脚边,我留着有用。”5月4日下午,家住文昌街道碧峰村平塘组的王昌义老人指挥着前来帮他整治人居环境的志愿者们。“五一”小长假期间,可把老人乐坏了。从5月1日开始,王老家里每天都有好几个工匠在帮他加固围墙、整修屋顶、清挖排水沟、硬化入户路。5月4日下午更是来了一帮穿着红马夹的青年志愿者帮他清理房前屋后杂物。
79岁的王昌义老人是碧峰村建档立卡脱贫特困供养户,也是一名退役老兵。通过精准帮扶,老人于2017年顺利脱贫,过上了舒坦的日子。但王老在房前屋后堆放柴火等其他杂物,且摆放杂乱,他自认为不影响他人的生活,一直不同意清理,导致其门前环境比较凌乱。
自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碧峰村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村“两委”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将全村划成6个区域,村“两委”成员每人负责一个区域,从4月初开始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过宣传动员,掀起了一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人居环境整治在全村范围内全面开展。截止日前,碧峰村共发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材料600余份,组织人员、机械、车辆在全村17个村民组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30次,参与人数180余人。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王昌义老人也改变了看法。考虑到王老年纪大,碧峰村除了安排志愿者帮他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外,还特地找了工匠对王老的房屋、院墙进行了整修,对门前场地和入户道路浇筑混凝土硬化。经过6天的施工和整治,老人门前屋后的面貌大变样,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老人的脸上。(方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