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时间已过晚上九点,静谧的村落里传来了不断的机器轰鸣声,这是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扶贫车间传来的声音。走进车间,便看见一派繁忙景象,晾干、杀青、揉捻、烘干......茶叶加工机械轰鸣不断,茶农们制茶不休,车间里茶香四溢。
“今天是制茶的第7天了,车间里每天都有百把斤茶叶,我和我老公两人都在车间里加工茶叶,一个月能挣不少呢,忙点也开心。”正在制茶的石窑村民黄金梅开心的说到。
据介绍,黄金梅家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是缺乏技术,在扶贫政策的大力帮扶下,黄金梅当上了村级保洁员、食堂炊事员和扶贫车间工人,在村里引进先进制茶机械后,黄金梅家的6亩茶园年收入超万元,2016年实现了稳定脱贫。
像黄金梅这样的家庭在黄甲镇并不鲜见,全镇有60余名村民常年在车间工作,非茶季则生产特色制品,每个月有两千多的稳定收入。近期,茶季来临,各村的扶贫车间里茶叶加工不断,忙个不停。
“我家有5亩茶园,每年这时候都把茶草送到车间加工,村里的机器先进,制出来的茶好卖。”黄铺村村民说到。
在黄铺村的扶贫车间里,同样是不断的机械轰鸣声,散坨的茶草经过一道道关卡变成了鲜活的绿茶。近几年,黄铺村坚持以茶产业为主导,在引进先进制茶机械后,茶叶品质得到明显提升,扶贫车间里接收到了更多村民送来的茶草。
“全村有茶园4200亩,我们坚持做大做强茶产业,引进茶叶色选机,提高茶叶品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村民走上致富之路。”黄铺村党总支书记王立勇表示。
“小花”忙,产业旺。黄甲镇各村春茶采摘工作现已陆续拉开帷幕,春茶采摘繁忙季正式开启。过去,“小花”茶是该镇实现稳定脱贫的起点;未来,“小花”茶将成为该镇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