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麻山村:乡贤治乡村 纯风润乡土

2021-03-12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胡圣环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大关镇 脱贫攻坚

“村因贤而名,贤助村而盛”,大关镇麻山村积极探索推行“乡贤治理”模式,举贤、引贤、育贤、用贤并举,兴乡贤文化,聚乡贤力量,助推麻山振兴。

麻山村位于大关镇西北部,清朝文人、“麻山先生”孙学颜曾筑“华农精舍”于麻山,崇学向善的乡风激励着麻山学子求学成才。民国时期刘氏族人移宗祠、办新学,创办刘氏族学,后改为麻山小学。人文勃兴,贤者辈出。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麻山村活用文化资源、激发“乡贤”力量,为乡村治理注入活力。

在优化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该村各村民组举荐乡贤担任村民小组组长、联防长,“乡贤组长”广泛参与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之中。该村退休不退责的老教师刘祥生,带领三塘组村民清塘修路,美化人居环境;坚守初心的老党员汪月仓,带领小冲组村民修水库、改梯田,改善生产条件。麻山村还提倡“村民‘唱主角’,两委‘跑龙套’”,组织村民推举的乡贤能人组成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或美好乡村建设小组,引导乡贤在基层民主决策、引领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作用。

除了善用德高望重的在家乡贤,对于外出精英,麻山村以乡情为纽带,开展“乡贤反哺”活动。村两委通过加强沟通、关爱其留乡家属,动员在外乡贤献力家乡建设。桑梓情深,在外乡贤们也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发展。麻山村的通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多是在外乡贤捐赠的。借助“乡贤+招商”行动,原先在江苏做工程的笪良才,回乡创办了桐城博兴生态养殖农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去年又带头捐资修建水泥桥,彻底解决了曹庄、倪瓦两个村民组过河难的问题。慷慨行义、建设家乡的乡贤已成为麻山发展的重要力量。

乡贤示范,成风化人。麻山村还积极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乡贤。该村通过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到村开展养殖、种植等专业知识培训,对有创业意向的村民给予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培育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带动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大成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存是土生土长的麻山人,在乡创业,流转山地2600余亩,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油茶产业。王大存致富不忘乡邻,积极响应产业扶贫的号召,成立扶贫车间,带动了一批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脱贫增收。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胡圣环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