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啊,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我们村的环境在镇村的整治下,变得干净整洁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舒适了。”谈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黄甲镇石窑村姜坎组村民李泽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黄甲镇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制定行动的“路线图”,打出试点示范的“关键招”。通过集中整治,农村“脏”的问题明显减少,“乱”的现象管控有效,“差”的条件得到改善,“美”的景色逐渐呈现。
“以前全是泥土路,雨天一脚泥、晴天满身灰,都不敢打开家里的大门。”向阳村管宕组的王莲回想起从前的日子,不禁摇头苦笑,在她看来,是镇村干部们改变了这一切:“真是多亏了镇村干部们,现在村里到处都是柏油路、水泥路,出门方便多了。”
近年来,黄甲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彻底改变了山区路难行、电不稳、水不通、网络差的局面,新扩建水泥路350多公里,贯通4条公交线路;升级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点及水利设施124处;更换电力铁塔260余基;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山区发展、群众致富打好了坚实基础。
“我们围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人居环境治理与文化引领相结合、干部带着干与群众跟着干相结合,不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宜居黄甲。”黄甲镇党委副书记陈青介绍道。
黄甲镇建立健全机制,实行周督查、月评比、季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五个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农村改厕建后管养办法、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污水处理站设施维修管护机制)。开展植树造林活动,2020年共造林480亩、封山育林2150亩、森林抚育3500亩、退化林修复600亩。现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5%,系省级森林城镇、省级生态镇。此外,创新工作方式,鼓励机关年轻干部按照网格化要求,下沉到村民组宣传发动并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辖区内群众的文明素养。同时将镇区划分为11个责任区,明确1名班子成员和4名机关干部分工负责,设置环境卫生星级榜,每周进行责任区评比,已累计开展星级评比38次。
一直以来,黄甲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获得“安徽省生态镇”“ 安徽省森林城镇”“ 安徽省文明镇”“ 安徽省卫生镇”等多项荣誉称号。该镇黄铺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安徽省卫生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石窑村、三新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下一步,黄甲镇将进一步探索让农村人居环境的“治”变为“制”和“智”,擦亮美丽乡村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