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关镇党委坚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以优化村级领导班子为抓手,打造脱贫攻坚“火车头”;以加强村干部管理为抓手,打造脱贫攻坚“生力军”,充分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中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发挥“头雁”引领力。坚持“三有三带”标准,着力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打造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领头雁”。一是开展“适岗体检”,结合季度分类考核工作,定期评估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2020年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名,选派2名镇机关优秀干部到百岭村、胡埠村任第一书记,协助村做好征地拆迁等急难工作。二是领办或创办党建项目,重视党建品牌建设,实现“一村一品”。15个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新项目,龙头村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征地拆迁,青龙村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颜值”。三是强化培训力度,2020年集中培训4次,组织15个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市脱贫攻坚网络专题培训班,先后组织到范岗镇、唐湾镇、庐江县柯坦镇学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经验做法。四是加大表彰力度,推荐表现优异村党组织书记为“十佳党组织书记”评选对象,做到有为有位、有里有面,形成争做“头雁”、比做“头雁”的赶比超氛围。2020年金山村党总支书记江明获评全市第三届“十佳村党组织书记”。
提升“强雁”带动力。遴选15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心于奉献“两委”干部作为村两委正职后备人选。一是实行一对一指导,安排镇分工村干部、村主要负责人作为导师,以提升决策协调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等作为主要指导内容。二是实施订单式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培训。2020年开展基层党建、规范“三资”管理、社会事务、安全生产等各类培训40余次。利用“每周一学”学习具体业务,提升履职能力。
激发“雏雁”内动力。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33名,为2021年村“两委”换届储备人才。一是实行结对帮带“雏雁”机制,由镇村干部“一带一”结对培养。二是遴选龙头村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实训基地,组织参观学习该村征地拆迁等工作。三是探索推行“三使用”,在重要岗位上使用,把“雏雁”安排到扶贫等重要岗位;在关键领域中使用,对富有经济头脑、创业意识强的吸纳进入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在重要工作中使用,参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等各项工作。目前已安排在重要工作中使用12人,切实强化了履职履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