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孔城镇:党建引领古镇文化重现异彩

2020-12-24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吴春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党建引领 孔城
       12月18日,孔城镇中心社区民俗文化表演团表演的快板节目《党绘宏图启新程》,代表桐城市参加安庆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艺术化宣讲汇演获得三等奖好成绩。同时,该社区有五个民俗节目即将参加12月26日桐城市第五届“我要上春晚”节目选拔赛。

微信图片_20201224094458.png
图为中心社区文艺表演团排练快板《党绘宏图启新程》。
 
       孔城镇为千年古镇,明清时期,孔城民间戏曲文化发达,素有重大节日唱连台大戏的传统习俗。“一甲咚咚锵,高跷带五猖;二甲真有钱,出个彩轮船;三甲真大胆,出个玻璃伞;四甲人斯文,出个富贵亭;五甲没得出,出个十二属;六甲与七甲,平台伴銮驾;八甲不顾羞,出个老悠秋;九甲狮子丑,像个哈巴狗;十甲人真榷,出的是抬阁。”孔城老街《十甲歌》朗朗上口,《十甲歌》中蕴含了十种诙谐有趣的非遗民俗文化节目。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非遗民俗节目已经失传了整整70年。
 
        “把孔城镇非遗民俗文化节目恢复起来,让民俗文化成为古镇孔城的一张靓丽名片,这是孔城镇党委近年来谋划的重点工作!”孔城镇党委书记高光柏介绍说。
 
       该镇党委积极组织村级领办党建创新项目,认真精准施策,注重有机结合。该镇中心社区党总支根据村情实际,量体裁衣,挖掘资源,在党建引领传统民俗文化上做文章。积极组织社区热爱民俗文化的老年人和热爱文艺表演的中青年人,组建孔城镇中心社区民俗文化表演团。 
微信图片_20201224094517.png

图为中心社区“老文艺”介绍非遗“悠秋”的复原情况。

社区热爱文艺的85岁的老人王宜文在市文化馆的扶持与指导下,根据记忆恢复了《十甲歌》中“悠秋”等表演道具,拟在今年元旦与春节期间恢复演出,让水乡古镇民俗文化重现光彩。“中心社区在民俗文化表演这方面有传统历史,我们绝对不能让民间艺术在我们这一代流失,一定要把它恢复起来,传承下去,对子孙后代有个交代,也能让我们社区的文化生活‘活’起来。”中心社区文艺表演团团长胡良友感慨地说。

组建民俗文化表演队伍,扎制道具与恢复表演,一开始就遇到不少的困难。队员们的年龄都偏大,不少队员身体又不好,但是他们积极性都非常高,自己克服各种困难;每次节目排练都需要资金保障,为了不影响节目排练,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鹏与两委成员以及党员张光龙、倪升才等带头捐款,村民组长与文艺积极分子魏大宏、张顺发、刘长发等也都热心捐款。目前,“悠秋”初坯已经“出笼”,龙灯扎制工作也已完工,队员们正在紧张练习。

据了解,目前该社区的民俗文化节目有:舞龙灯、十番锣鼓、打莲湘、打腰鼓、扇子舞、悠秋、划旱船、挑花篮、车厢轿以及黄梅戏选段、快板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节目丰富了古镇民俗文化艺术载体,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元旦将在老街入口的锦湖广场举办社区首届农民春晚,届时大家就会领略到这些民俗文化节目的魅力!”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鹏说。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吴春富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