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孔城镇:培育新农民 增收先固本

2020-10-23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吴春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孔城 农业种植

    今夏特大洪水造成桐城市人和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200亩水稻被淹,该合作社负责人胡登峰告诉笔者:由于合作社参加了孔城镇农业站承办的种植技术培训,及时掌握了早翻晚种植技术,7月27日水退后立即补种,目前受灾田块水稻即将收割,可挽回经济损失约20万元。

  推广科学种田。为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种植业管理局举办的农技培训班共设4个班,其中水稻三个班培训基地设在孔城。胡登峰是水稻三班学员,该班学员有50名。他说,自己以前经商,前些年刚转行,对农作物种植一窍不通,依照农村老经验种植,即使好田每亩产量也只有450公斤。为提高粮食产量,他积极参加农技培训,还带领合作社生产人员前往旁听。现在无论选种、土壤墒情、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都按科学方法来,每亩产量达到了600公斤以上。

  降低生产成本。市种植业管理局还开展农艺农机集成技术培训,使种植合作社与种植大户实现了耕作全程机械化。胡登峰介绍,由于人和源合作社承包地块位于孔城镇区周围,过去雇人难而且工资高,每年需要雇佣农民工70人,支付工资60万。现在工厂化育秧、全面机插、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收割也都实现了机械化,只需雇佣10人,全年只需支付工资10万元,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助推培育绿色农产品。孔城镇农业站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指导合作社与大户农产品追溯平台的建立与生产记录,推广稻鸭共育与稻虾共作为主的水稻绿色高产行动、水稻植保绿色防控技术,帮助种粮大户创建绿色产品品牌。人和源合作社创立了“文都香糯”品牌,生产的稻米已获绿色农产品认证。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吴春富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