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古镇唐湾舒展振兴新画卷

2020-09-01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黄国强 吴琦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小康生活 唐湾

       近年来,唐湾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手段,齐心协力摘帽子、奔小康,昔日的贫困群众在奋斗中先后迎来了新生活。

  唐湾镇位于桐城市西部,距市区32公里,境内多山,平均海拔680米,镇域8个村均是重点贫困村,2014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485户9334人,是我市脱贫压力最大的镇。近年来,该镇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引领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

  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

  由于境内多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部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蒋潭村脱贫户许世福和他父亲以前的家住在山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出来后,一对照,他家符合搬迁标准。

  虽然故土难离,但新的生活毕竟令人憧憬。许世福一家现在终于住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安置点,住进“新家”后才知道政府把他们之前所担心的事情全部解决了。许世福说,家里的老房子住了大概有三十多年,习惯了,觉得方便,还没搬家,就担心菜园和交通不方便。村里干部经常上门做他的父亲的工作。现在,父亲看这边水电交通搞得好,包括菜园都有,现在他都愿意过来住。特别是下大雨时,不用担心泥石流了,现在的新房子坚固,住得舒服。

  许世福一家现在住的房子旁边就是菜园子,镇里还修建了水利工程,方便搬迁的村民取水灌溉。许世福家就种了几亩中药材,每年也能挣个几万块钱,顺利脱贫。唐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唐玉姣告诉笔者:

  我们第一时间将安置点的水、电、道路、网络等配套设施都一一落实到位,切实打消了搬迁群众的顾虑,让他们搬得来、能安居、能致富。

  据了解,蒋潭村2016年、2017年连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安置农户16户、60人,该村安置点也是全市唯一一个集中安置点。

  山高路陡,过去每年冬天,很多村子几乎无法通车。2014年以来,该镇共投资3081万元,修建村组道路98条、92公里,村村都通上了水泥路。唐湾村村民李芳华高兴地说:“现在路通了,还有公交车,出门很方便。重要的是,山货运得出、能变钱。有路,脱贫致富就少了一个障碍。”

  特色产业兴旺起来

  精准扶贫,不仅让山货外销成了“气候”,而且为该镇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春风。

  桐城市翠萍农场成立于2012年,主产有机水稻。该农场采用“基地+农户”的方式,推广“绿色、优质、健康”种植,开创山区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2017年,该农场吸收周边4个贫困村入股,当年分红5.2万元,增加了贫困村集体收入,保障了贫困村顺利出列;与47户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发放租金2.4万元;与9户贫困户签订长期就业协议,提供就业岗位。该农场负责人唐翠萍说,农场平时有12至13名贫困劳力务工,农忙时能达到20到30人,我们全年开出的劳务工资15万元左右,平均每户七千元左右。在该农场务工的蔡畈村脱贫户段本正告诉笔者:我在翠萍农场从事管理、下秧、除草、收割等杂事,年收入2万元左右,我心满意足啦!

  这些年,唐湾镇除了扶持特色种养,还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让群众在家门口靠“技术”脱贫致富。

  大塘村脱贫户段桂花心灵手巧,平时在家做猪鬃,一年搞1万多块钱,在村里粉丝加工扶贫车间上班,一年也有1万多收入。她说:“在家照顾老小,又能上班挣钱,这日子从前想都不敢想。”

  据了解,该镇的蔡畈村扶贫车间共吸纳18位村民务工,其中有17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月收入达到1200至1500元左右,每位贫困户年收入增加15000左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绩是实干出来的。数据显示:2014-2019年,该镇共脱贫2504户9450人,8个贫困村2017年全部出列,今年可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万元,“两不愁”“三保障”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总体上得到基本解决。

  文化旅游火起来

  群众在脱贫,山村在变美,文化旅游业跟着火起来。

  古镇唐湾,民风淳朴,境内峰峦竞秀,泉瀑飞流,拥有百丈岩、二姑尖、狮子岩、红旗洞、泛螺寨等多处旅游景点;历史遗存众多,多处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氏族宗祠和红色革命旧址保存完好,文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随着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游客的身影在该镇多起来。

  唐湾镇以此为契机,努力发展旅游业,仅蒋潭村的“翠萍家庭农场”就已举办了四届唐湾民俗文化节——插秧节,集聚了人气,带动了本地农产品销售,促进贫困户增收。今年,该镇努力克服疫情、汛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推进中共“桐怀潜”地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修复工程。该工程总投资210万元,是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也是蒋潭村旅游扶贫项目,占地面积共1500平方米,设有中心陈列馆、红色教育大厅、农特产品展示中心等功能区,现已对外开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该镇将坚持“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道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抓实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茶园、绿色田园串连成片,与山林河流、村庄民宿一体打造,以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等绿色经济发展带动群众更好的增收,共建幸福秀美唐湾!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黄国强 吴琦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