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茶苗可以种在您家油菜地里,茶叶需要生长三年才能采摘,这期间油菜每年可以照常种,一举两得。”黄铺村村扶贫专干章维淳边栽茶边对伍先中说。
家住黄甲镇黄铺村道爬岭村民组的贫困户伍先中今年79岁,患有肢体残疾,家中妻儿均为精神残疾,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生活非常艰难。不久前,伍先中领了一些茶苗,但是一时找不到闲置的地块栽种。眼看就要错过合适的栽种时节,村扶贫工作队及时赶了过来。
章维淳从市林业局下派,对茶叶栽培管理技术有一定了解,茶园间作套种合适农作物,可以达到一地多熟、一年多收,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种植收入。
近年来,黄铺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同时科学推广“茶园套种、以短养长”种植,鼓励茶农在茶地间作套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促进生长空间和营养共享互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在村扶贫夜校上,村扶贫工作队推介过茶地间作套种,不少贫困户在家中茶园尝试,选择病虫害少的蔬菜品种进行种植。茶树间有的种辣椒,有的种生菜,以菜养茶、以茶促菜的效应逐渐显现。“工作队之前来我家茶园指导过,茶苗刚种的时候可以分批套种蔬菜,我家就种了大蒜,收获还好,又防止茶园生长杂草。”道爬岭组村民汪宗胜笑着说道。
该村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同时,有效提升土地附加值。“我前几年种了3亩茶叶,套种了2亩油菜,茶叶收入6000余元,油菜榨油又能自家食用。”板湾组贫困户胡友华说道。据了解,该村每亩可产干茶10公斤以上,通过合作社收购带来经济效益7000元左右,茶叶套种的蔬菜用于自家食用、喂养家禽或对外销售,减支又增收,在提升茶叶地管护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多产联动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