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黄甲镇积极行动,多措并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汛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镇9名班子成员明确了包保区域,对2个小(二)型水库、4座重点塘口明确了责任人,25处地质灾害点都落实了镇、村、组包保责任人。邀请国土、水利等部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山塘水库监测责任人进行业务培训,邀请交警部门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结合“足印农家”亲情大走访活动,落实网格化管理,镇村干部实行包组包户,到所联系的网格进行驻点排查。上门宣传安全知识,提醒村民做到恶劣天气“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增强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的防灾意识、自救意识、避险意识。同时对重点险段的防汛预案、2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两卡两书”进行张贴公示,确保防汛知识和注意事项家喻户晓。
建立防汛抢险队和预备队,各村成立30人、镇级成立50人的防汛队伍直属镇防指统一调度。抢险队和预备队成员由基干民兵为主的常年在家、身体健康的男性组成,进行实名登记。所有队员汛期必须保持电话畅通,镇防指办不定期电话抽查。二是应急演练开展到位。结合防汛预案,将开展一次由水利、卫生、国土、应急等部门联合参与的应急实战演练,以加强抢险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应急物资储备到位。对库存的防汛抗旱物资进行盘点,常年储备袋类3000条,块石10立方,沙土10立方,锨镐200把,木桩20立方,应急灯100个。
加强事前防范,完善基层预警体系。一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各水库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水库度汛方案;针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村编制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针对重大险情、重点险段险情、群众安全转移、生活安置、排涝抗旱等工作精心制定工作预案,科学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在汛期来临之前,镇水利站、安监办、国土所等有关部门、对镇内小型水库、山塘口、河道、易积水路段、易积水区域、农村危房等进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登记造册,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实行销号整改。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对山塘口、水库、地质灾害点加强巡查,密切关注水情、雨情、灾情,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确保信息畅通。三是落实巡查检查。做好汛中巡查,确保动态掌握隐患点变化情况。针对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采取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保障灾害发生时特殊人群都能安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