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关镇缸窑村,笔者见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余云贵正在忙活着,给自养的120只家禽喂食,眼看着小鸡小鸭一天一个样,余云贵甭提多开心。
今年67岁的余云贵因病致贫,在镇、村两级的帮扶下,余云贵不仅搞起了养殖,还在村里兼任秸秆禁烧宣传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今年可以脱贫,党的政策也好,真正的把我们能拉上来了。”余云贵说道。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工作力度,增加贫困户收入,提高脱贫成色。在嬉子湖镇朱桥村心诺服饰就业扶贫车间里,贫困户王红丽正在加工服装。车间建成以来,她一直在这里上班,每年能赚到15000多块钱。车间负责人黄显流说:“带动周边就业总计23人,其中贫困户10人,他们的年收入大概在一万多。”
截至2019年底,我市17个就业扶贫基地、24个就业扶贫车间共带动436名贫困人口就业,26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
“我们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聚焦‘三户一体’,扎实开展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工作,因户因人施策,确保今年223户未脱贫户如期脱贫。”市扶贫办副主任倪冬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