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唐湾镇:做足“精准、特、优”文章,实现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有效融合

2019-12-2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唐玉姣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唐湾镇 消费扶贫

        近年来,唐湾镇利用区位特色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充分挖掘自身独特潜力,紧扣精准,做强特色产业,打造“优质”品牌,帮助群众找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走特色路。依托山地生态资源优势,唐湾镇8个村大力发展茶产业,新建茶园,对老茶园进行改造升级,新建标准化茶厂,新增制茶设备,不断提高制茶工艺,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茶厂”的模式,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全镇茶叶年产值约4500万元,贫困户每户增收约5000元,同时带动1600余人就业。凭借祖传技艺手工精制而成的“蔡畈粉丝”,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认定注册,年生产约28万斤,销售额达250万元。桐城市翠萍家庭农场,采用“基地+农户”方式,发展有机大米产业,今年,收获有机大米约8万斤,销售额达120万元,同时该农场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实行订单生产、吸纳贫困群众务工等方式,带动6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如今,茶叶产业、“蔡畈粉丝”、有机大米作为主导产业已成为唐湾镇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制胜武器。

  注重培育特色品牌,走绿色路。唐湾镇坚持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广泛开展茶叶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茶厂、茶农种植加工能力。引导合作社和茶农积极改造茶园,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积极推行清洁化加工,扩大绿茶生产规模,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雾聚岭绿茶曾获安庆市中国茶叶博览会银奖。桐城市翠萍农场选用优质非转基因香型水稻品种,使用红花草绿肥,利用性诱、灯诱等防控害虫,采取人工插秧、拔草、收割的传统农耕方式种植的有机大米已连续多年获得有机认证,现拥有注册商标2枚,其中“山親”牌有机米今年荣获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19·合肥)参展产品金奖。

  打造生产消费一体化,走融合路。品质过硬,价格合理,消费扶贫才能持久。唐湾镇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根据实际和需求开展各类劳动技能帮扶,提升贫困群众劳动素质;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引入社会力量到各村进行专题宣讲;组织农民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开展网络技能培训,结合电商扶贫,开拓网络销售渠道,有效实现与消费者对接。优质优价的农特产品已让唐湾镇驶上脱贫“快车道”,今年以来,帮扶单位、帮扶人及社会各界人士购销当地农产品累计103.33万元。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唐玉姣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