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吕亭镇:主题教育见于行 为民解难成于果

2019-11-15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汪桂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吕亭镇 主题教育

图为鲁王河淘河渗。

图为王之成近照。

 
  11月12日,在桐城法院审判委员会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刑事审判庭庭长王之成。他正与几位法官沟通案件,思维敏捷,说话铿锵有力,除了那双微颤的双手、那件因身材瘦削而显得空荡的法袍,他身上几乎看不出病痛折磨过的痕迹。他说:只要还当一天人民法官,就要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到底,就要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事情要从一年前说起。2018年11月12日,王之成审理了一起由公安部挂牌督办、涉及全国14个省市的聋哑人涉恶盗窃集团案。在长达7小时的庭审中,他始终镇定自若、声如洪钟。而庭外,王之成的家人正在焦急等待。庭审结束后,他就被紧急送往北京市肿瘤医院。

  此次庭审前的一次体检中,王之成被诊断为食管癌早期,必须马上手术!手术时间安排好了,王之成却走不开。他说,我还有工作没完成。他坚持延后手术,朋友的劝慰、家人的埋怨,王之成充耳不闻。他也没有把身体状况告知除了工作交接以外的任何人,直至此次庭审结束后,同事们才得知他的病情。他说:“这起案件涉案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又临近庭审,实在放不开手。”其实,他放不开手的不是工作,而是他坚守的信念——不留瑕疵办铁案。

  他常说:“爱岗才能敬业。”从1987年7月进入桐城市人民法院工作以来,王之成一步一步成长,从书记员到刑庭庭长、审委会委员。他始终热爱审判事业,把公正司法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公正执法、司法为民的基本前提,以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公正高效、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赢得了全院上下一致认可。2018年伊始,桐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打响,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审判经验的现任刑庭庭长,王之成勇挑重担,成为桐城法院“扫黑办”主任,日夜奋战在扫黑除恶的第一线。

  为把好案件事实关、程序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确保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王之成几乎每天都要翻看、查找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逐一研究案件证据、适用法律。在工作一线,他时常加班加点,“5+2”“白+黑”几乎是他的工作常态。在北京住院期间,他也未放下工作。术后没过几天,躺在病床上的他又在微信上和助理法官商讨案件量刑。

  交谈间隙,工作人员送来了退休申请表请他签字。我们才知道: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已经59周岁了,临近退休却身担重任。王之成此前曾多次要求“退居二线,把岗位和荣誉留给年轻人”,均未获批。

  如今术后归来,他看似如愿以偿,却在短暂的休养后,又回到堆满卷宗的办公桌前。重回岗位至今,他已陆续参加了18起案件的审判委员会会议。
图为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
  11月7日,吕亭镇龙井小学校长俞嘉舜打电话向洪桥村党总支书记周健反映:学校的水井要枯了,师生饮用水出现困难。当天11点接到周健的电话报告,该镇党委书记郝建彬当即要求镇自来水公司第一时间把龙井小学自来水接通。当天下午3点,镇自来水公司勘察人员到达现场。第二天8点,施工队到达现场。12时许,水龙头哗哗流出了自来水。俞校长感叹:“这事办得又快又实,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11月10日,周日,记者在吕亭镇见到志愿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又一次给山区老弱病残群众送饮用水。当天,平坦村与龙眠街道搭界的山上,5名群众在用割草机割枯草,目标是从山脚到山顶劈出一条1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

  今年入夏以来,干旱少雨,天干物燥。吕亭镇几个山区村山泉水断流,一边是群众饮用水出现困难,一边是森林防火压力山大。该镇党委政府两手抓、两手硬,团结带领群众抗旱自救,引导群众把极端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鲁王河有5公里穿过鲁谼山村,该村两委发动能人下河淘河渗,鼓励亲帮亲、邻帮邻,解决村民吃水难题。该村石岩村民组5户人家住在半山腰,村里给予资金支持,购置大桶,村民用电动三轮车拉水上山,解决饮水困难。

  据了解,该镇工青妇已组织400多人参加志愿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不时送水补给,目前为群众办实事50多件,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井然。该镇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吕亭。洪桥村胜河桥由于常年水流淘洗,桥墩基脚出现了漏空现象,成了危桥。该桥承担着胜河、大屋、新桥三个村民组500多人出行。该村党总支引领党员干部出钱出力,共捐款1.8万元,趁着河干见底,把鲁王河淘河渗的砂石运来,整修了胜河桥。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吕亭镇党委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头等大事,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效。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汪桂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