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大关镇台庄村:强化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

2019-08-2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程建康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大关镇台庄村地处大关镇北部,全村面积12.8平方公里,现有49个村民组,人口6800多人,党员人数1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1户,761人;主导产业是蛋鸭养殖,耕地面积4117亩。

  近年来,台庄村将党建引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挥龙头企业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建强组织,注重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堡垒作用。一是选优配强班子,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2018年村“两委”换届,台庄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围绕脱贫攻坚需要,吸收2名有热情、素质强的年轻人进入村班子,进一步优化村班子结构;目前村“两委”班子8人,平均年龄4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4人。二是成立台庄村脱贫攻坚指挥部,发挥脱贫攻坚的尖兵作用。村党组织书记任指挥长,村“两委”人员任成员,确定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日常脱贫攻坚政策学习,提升扶贫工作业务水平。不定期召开会议组织集中学习脱贫攻坚政策、文件精神,确保在扶贫工作中执行政策不走样;同时强调在工作中坚持学,利用督查检查、业务培训等机会,及时学习领悟相关业务知识,为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好基础。

  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一是激活所有资源,从自身挖潜入手,对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理,建立台账,盘活林木、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开发利用。通过租赁200亩山场实现年收益1.2万元,对侯岭小学、孟河小学等固定资产重新改造用于养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出租钱家冲水库进行自来水改造,牡丹水库进行水产养殖实现收益1万元;扶持大户养殖基地发展,盘活占地60余亩养殖基地,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二是向土地要效益,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工程,台庄村坚持产权明晰为基础、户有所居为前提、产权活化为重点、规范管理为核心,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土地价值,将新增的30亩耕地连片规划打造,让农民参与经营管理,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土地经营收入6万元。三是积极争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18年台庄村争取5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用于新建牛棚约500平方米,牛棚建成投产后,经营承包方按年总收入的6%上交村级集体,量化分配给贫困户,对无收入来源,未脱贫的贫困户优先考虑,兼顾已脱贫户,实现资产收益扶贫。2018年此项目带动贫困户69户230人实现增收。

  典型带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台庄村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典型示范作用,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安徽诚友蛋品有限公司是大关蛋鸭产业的“领头雁”,作为蛋鸭产业的“龙头企业”,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行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1981年出生的李本琴是诚友蛋品的捡蛋工,她也正是靠着这样一份工作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运转。李本琴的大女儿已经在读高职,小女儿正在上小学,厂里为了照顾她的家庭,中午还特别准许了1个小时的假,让她可以给孩子烧饭,送孩子上学。2018年她也是靠着这份工作,让家庭顺利脱贫。诚友蛋品公司已吸纳15户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带领周边3家贫困户规模养鸭,帮助搭建鸭棚、供应青年鸭、提供饲料、回收老鸭、收购鸭蛋,联合兽医站进行消毒防疫等“技术一条龙”服务,今年预计每户收益9万元。利用电商平台帮助50户贫困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多措扶志,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内生发展动力。台庄村党总支坚持扶贫先扶志,通过扶贫夜校等方式开展扶贫宣传工作,让贫困群众懂得“扶贫不是救济”,主动甩掉“等靠要”思想;精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余国云承受儿子因病去世的巨大悲痛,主动扛起替子还债的任务,外出打工五年,历经艰辛,最终将治病欠下大部分债务还清,成了当地人家喻户晓的美谈,先后被评为“桐城好人”、“安庆好人”,“安徽好人”。2018年他主动申请脱贫,他表示:“我有手有脚,身体也没毛病,比那些身体残疾或重病的贫困户要好得多,就不给政府添麻烦了。”汤礼胜是台庄村鲍堰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本人有肢体三级残疾,但他身残志不残,自力更生,经营蛋鸭养殖,经过一番努力,去年养鸭收益达到20多万元。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程建康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