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鲟鱼镇内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吧台上有这样一本为民服务记录簿,小簿子上密密麻麻记载着每月为民服务的事项:3月29日为朱某申报在枞阳骨折手术医疗费报销,5月10日上午带张奶奶杨奶奶两位孤寡老人去枞阳县医院体检,6月20日现场协调解决16户门前内涝出行问题,7月19日到枞阳供水公司为集体户居民代缴水费,7月22日为孤寡老人代购药品,还有通过微信、电话向居民宣传社保及民生政策事项等……这些事看起来很小,甚至微不足道,却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大事,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和“大民生”。
鲟鱼镇内江社区地处枞阳县长河对岸,户籍人口近400人,尽管不大,但人员流动分散,不少居民常年工作生活在船上,还有不少居民因拆迁安置在鲟鱼镇对岸---枞阳附近,给服务管理带来难度。近年来,该社区党支部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支部结合实际,管理上开启“风筝式管理”,抓紧“风筝线”,掌握居民状况,服务上转变创新,本着“拆迁不拆服务”的理念,积极当好“店小二”,让“最多跑一次”变为“你张嘴,我跑腿”,并推行“保姆式服务”,针对船民采取“预约式服务”甚至“上门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船员朱松山在外地江海直达轮上务工,休假一次很不容易,而且因时间关系很容易耽误船期,影响工作,为办理社保缴费退费以及社保卡等相关事宜,他电话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好,通过手机发送相关证件,社区很快为他解决好,让他十分感谢社区,类似服务事项很多,内江社区通过开启“风筝式管理”,“保姆式服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融洽了党群关系,同时,让民生“小事”也连着初心、系着民心。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