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郭靖式教育”背后的无奈 再谈鲟鱼“12名老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空空荡荡的操场,门窗紧闭的教室……在安徽省桐城市鲟鱼镇的一所学校内,上课铃只为一个学生敲响,全校12位老师也只为一个学生上课,这样奇特的教学模式被网友调侃为“培养郭靖式的大侠”。

鲟鱼镇位于安庆市的迎江区和枞阳县之间,虽为镇,常住人口只有几百人。创办于1951年的鲟鱼学校是镇上唯一的学校,也是桐城市仅有的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之一,学生多是本地渔民和外来船民的子女。

“学校最多的时候有近200人,这几年学生家长考虑到学生太少便把孩子转到其他学校去了,2012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就只剩下1名学生。”鲟鱼学校校长龙大飞表示,从教几十年第一次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但是12位老师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有一个学生我们都会把学校办下去。”

这所学校唯一的学生是已经上初二的小燕(化名)。记者见到她时,小燕正在接受老师“一对一”的辅导。面对记者的采访,小燕显得很紧张,“没有同学,没有玩伴,虽然有12位老师悉心关照,但还是觉得很孤单。”

孤单的不仅仅是小燕。教历史的金老师说,学生少,教学的压力同样很大,“由于无法形成互动,有时感到教一名学生比教数十个学生更累。”

和父亲生活的小燕只有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姐姐,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显得极为单调。而整天与成年人打交道的小燕也显示出异于同龄人的警惕,“我警告你不要侵犯我的隐私,我可以告你”,小燕说。

小燕的父亲在附近的民营船厂打工,正是在他的坚持下,小燕一直没有离开。对于舆论的关注,小燕的父亲表现出非常反感。他认为自己的生活被严重打扰,孩子上学这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12个老师教1个学生”还真的让不少人惊讶不已,网民“祥云朵朵”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孩子整天与成年人为伴,少了天真的童趣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的地方一大群孩子,只有一间破烂的教室,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师,相比之下这是多大的资源浪费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特殊的“郭靖式教育”背后,是地理和现实原因的交织。鲟鱼镇,作为桐城市的一块“飞地”,与枞阳县城仅一河之隔,但距离桐城市区却有60多公里。

赚钱在枞阳,消费在枞阳,医保定点医院也在枞阳,就连通信地址也要写上“枞阳县对岸鲟鱼镇”才方便接收,居民自嘲是“住在桐城的枞阳人”。从地理上来说,由于去枞阳县城上学十分方便,镇上师资力量没县城好,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子女在学校没有同伴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纷纷把孩子送去了县城上学。

桐城市教育局副局长胡长胜介绍,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实行“零障碍”,该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陆续转到枞阳县城学校或随父母打工地就读。

这样的窘境,并非只有鲟鱼学校一家,很多周边的农村学校也面临学生不断减少的情况。龙大飞说,“附近的一所初中,短短的两三年,人数就从400多名学生减少到180名,只有初三还留着两个班,初一初二都仅剩一个班了。”

既然去县城上学更好,鲟鱼学校为何不撤并?龙大飞出示了一份关于“是否同意学校撤并”的问卷调查。

“桐城市教育局曾就学校去留做过布局调整规划,2010年鲟鱼镇政府就此问题在当地居民问卷调查,75%左右的受访者反对或不支持撤并,所以桐城市教育局决定将当时只有4名学生的学校作为保留学校。” 龙大飞说。

“12名教师教1名学生,论经济效益,的确不合适。”胡长胜表示,但是否维持现状,教育部门将主要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如果愿意,下学期小燕可以转至枞阳县城区中学或桐城市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就读;如果该名学生和家长坚持要求仍留在鲟鱼学校,教育部门将配备必备的师资力量,直至该名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胡长胜说。


源文:新华社合肥4月30日新媒体专电     (作者: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杨丁淼 张端)

原题:(新华网-中国网事 锐话题 “12个老师教1个学生”之一)“郭靖式教育”背后的无奈

————————————————————————————————-

采编:桐城网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56-6191218;邮箱:admin#itongcheng.com (投稿用,使用时将#改为@即可)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