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高黄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9-04-03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江月 李江舟 姜友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高黄村 乡村振兴
       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池塘边绿柳吐新芽,村子里挖掘机轰隆隆扒旧房,瓦匠师傅敲敲打打盖新房……这是3月19日,记者在桐城市范岗镇高黄村汪桥组看到的景象。近几年,高黄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路径,大胆创新,走出了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出去的村民纷纷回乡盖起了新房。  “两三年前,这里连路都不通,是没人来的地方,人都出去了,到处都是危房和杂草。”3月19日,汪桥组村民汪光庆正在家里张罗着盖新房,他家的老房子在挖掘机的作业下已经成为一堆砖瓦,不久之后,他将在这里重新盖起新房。“路修通了,后面就是池塘,还栽了很多树,晚上路灯都是亮的,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墙刷白了,我这老房子在这个路口太不协调了。”汪光庆说。而在他家不远处,汪中游也正在给自己的房子进行“整容”,给墙刷白,把院子重新修整。“我们村里环境搞得这么好,听说下一步要发展乡村旅游,我不能影响整体形象。”汪中游说。
  高黄村支部书记周桐林告诉记者,这两年,村里自筹资金80万元,把汪桥组作为一个环境整治示范点来打造,修路、整治塘口、绿化、装路灯,原本破落的空壳村实现了大变样。环境好了,人回来了,今年以来回乡盖起新房、修起房子的村民已经有七八户,村子又重新充满了生机。“下一步,村里还打算在这里打造民宿旅游。”周桐林说。
  几年前,高黄村是一个村集体收入只有两三万元的穷村子。这几年,以文明创建、盘活资产为抓手,村子不断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迈进。
  从2015年到2018年,高黄村争取各项资金,修通了32条共20公里的村主干道路,整治农田500亩,安装路灯300多盏,修建了4处休闲广场,绿化面积也大幅增加。从前年开始,村里就成立了10个人的保洁队伍,在每个村民组和村组道路上摆放垃圾桶,每天开展垃圾集中运输,对道路两边的杂草进行清理。三年来,垃圾进桶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脏乱差得到根本性扭转。
  在村集体经济增收方面,高黄村成立了眠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盘活资产开始,把土地增减挂的闲置土地利用,种植瓜蒌籽、大蒜等经济作物,提高土地附加值。同时村里每年还利用广告位收取租金4万元。现在,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20万元。“我们还将废旧加工厂、窑厂等闲置资源,申报扶贫基地或者租出去,增加集体收入。”周桐林说。
  “乡村振兴,不仅是环境整洁了,物质生活好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要提升。”周桐林说,去年,村里花了2万块钱添置了设备,成立了一个15人的农民艺术队,定期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今年,计划把他们的训练场地改善一下,让这个农民艺术队的队伍再壮大。”周桐林说。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江月 李江舟 姜友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