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黄甲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提出“标准化建设+”模式,做到在标准化基础上进行升级,融合多方面个性“元素”,使每个村党组织有标准、有方向,使每个党支部力无限放大。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发展经济。通过打造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经济发展新样板,形成“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火车头引领模式,推进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大力推广“支部+种植基地、养殖场、家庭农场、合作社、协会”的“1+5”党组织设置模式,新建各类产业党支部4个,网格党小组31个,党员示范实训基地2个。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服务功能,整合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硬件短板。对接产业项目建设,用好用活扶贫专项资金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形成聚合效应。石窑村党支部新引进的白茶项目和美尔马旅游项目,涉及租用38户贫困户的土地,每户平均年增收1700多元。支持党员创办致富项目,黄铺村党员李根丽利用电商服务站,培育“互联网+”新业务,帮助贫困户销售土特产品两万余元。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转变作风。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是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镇党委狠抓班子成员管理,率先从班子同志头上加压,出台了《黄甲镇领导班子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对领导班子副职进行评比打分。陆续出台了《黄甲镇二级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管理的有关规定》、《黄甲镇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月度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从上至下规范了对镇机关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把责任压力传递给每个人,每一名机关干部。建立健全黄甲镇村级季度考核制度,严格考核程序,执行有力,将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并且与考核奖励工资相挂钩,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真正实现压力和动力同步到位,改变部分镇、村干部“慵、懒、散”的工作作风,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干事自觉性,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改善民生。在基层,黄甲镇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民为本的发展观念,时刻关注山区群众的冷暖和安危,切实把群众利益扛在肩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各项民生工程重点工作,把标准化建设这一“硬任务”转变成促进村级发展的“软实力”。进一步改善山区基础设施,加大危房改造力度,着力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难题,全面推进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低保按标施保,依法维护特殊群体合法利益,真正把好事办好,有实事办实,把难事办妥,把各项改善民生事业建立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之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百姓,努力创造民生幸福、百姓充分认可的全面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