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部手机、捡到一张银行卡还给失主并不是多难的事,但是当你捡到几万、几十万依然不动心,将其如数还给失主时,就需要比平常更多的勇气,而香铺供电服务站站长汪庆新就是这样一位面对巨款丝毫不动心的人。“咱们作为党员,捡到人家钱还给人家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拾金不昧的事迹,汪庆新习以为常,甚至根本不认为是事。
今年43岁的汪庆新,家住金神镇琚祠村,3月30日上午10点多,他和兄弟姐妹一大家在清明祭祀途中捡到一个装有4万元的手提包,面对意外之财,他没有心动,第一时间联系了附近防火值班干部,上演了一段拾金不昧的温暖故事。“丢了那么多钱,失主一定很着急……”汪庆新是真正把诚信意识刻在了心里。
他是失主口中的“好大哥”
汪庆新是金神供电所的一名普通农电工,说起不久前捡到“巨款”的事,他记忆犹新。事发当天,按照桐城当地的清明节祭祀传统,他和兄弟姐妹一大家带着鲜花到琚祠村团球山上给父亲扫墓,在离父亲墓地几十米的祭祀焚烧池边,汪庆新偶然发现池边放着黑色手提包。他下意识是有人在祭祀时不慎把包落下,于是,他立刻上前捡起包,发现分量不轻,怀疑里面放有大量现金的他脑子里第一时间闪现的失主急切找包的情景,面对巨额钱财,他没有过多犹豫。“我们一家人在附近喊了很久‘谁的钱包丢了?’可喊了好久也没人回应”,汪庆新说。一心想着找失主的汪庆新便在站在原地等待,这一等,就等了近一个小时,却没等来找包的失主。失落地汪庆新脑子里突然闪现一个念头,想起正在路口防火值守的镇村干部。带着手提包一路小跑找到防火值班的政府干部的他,详细叙述了捡包的经过,在众人面前打开手提包后,发现包内放有近4万元现金和身份证,看到身份证的汪庆新心底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有身份证就能找到失主啦!”汪庆新笑着说。
经过一番联系和核对,镇村干部很快联系上了失主,不久后,失主便来到现场认领。失主接到包后,感动不已,说在祭祖时不慎把随身的手包遗忘在焚烧池边,本来对丢失的钱物不抱有找回来的希望,“想不到琚祠有个好大哥帮忙捡到了包,真是太感谢了!”失主紧紧握住汪庆新的手,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感激。
他还是人们口中的“电保姆”
“如果不是汪站长带着手提包找来,我们还不知道这样的好事。”琚祠村党总支书记桂月球夸赞的竖起了大拇指说,“平时村民用电有问题,给他打电话都是随叫随到,在群众中都是有口皆碑的。他虽然党龄不长,但因为为人正派、工作尽职尽责,已经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五星级党员’了。”
比起香铺供电服务站站长的头衔,汪庆新更喜欢“桐城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的身份。“人民电业为人民”,汪庆新常说,“我们所负责的是香铺片9个村9000多近百个台区的保供电和日常维护工作,群众亲切地称我们是‘电保姆’让我感觉责任重大。”
在汪庆新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工作日记,里面记录的既有每天的工作安排,也有客户主动反映的需要解决的用电问题:“6月15日——中山台区、姚坂台区低压清障、琚祠黄壕台区李庄队安装农业表三组、香铺黄坂吕富贵拆表;6月21日——杨公程庄台低压线路清障、林场台区毛庄队农业表安装两组、肖店台区汪静户照明线路……”,汪庆新介绍说,“一年平均记录有两本,记录的既是工作内容,也是工作目标”。
常年奋战在抢修一线,汪庆新怀里揣着时间表:八小时工作,二十四小时待命,无论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接到派工单,就立马奔赴现场。
2018年5月18日,金神大雨。下午5点左右,琚祠村一处树木折断导致杆线倒塌,3个村民组用电中断。村民立刻给汪庆新打电话,不到半小时,汪庆新和其他抢修带着就赶到了现场。第一时间查看了情况后,抢修人员确定了解决方案,可是大雨给抢修作业出了难题!“风大雨大,不行也得上!”,只见汪庆新和几名抢修人员冒雨清障抢修,7点多终于恢复供电。
对汪庆新来说,拾金不昧可能是生活中极细小的一件事,能在平凡岗位上27年坚守如初,劳动带来的光荣感和幸福感尤为重要,汪庆新说:“一想到能通过我的双手,为千家万户送上光明、送上欢乐,我的心就像蘸了蜜一样甜,无论之前受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累,心里都只有一个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