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美而宁静的龙眠河畔,住着这样一户人家。那就是范岗镇花园村高稻床组农户毛爱青家,在她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1992年,毛爱青和丈夫阮宏潮经人介绍走到一起,建立了幸福的家庭。第二年便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女儿庭庭,97年儿子小栋也来到了这个家庭,她夫妻二人,平常以务工和务农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儿女双全,其乐融融,家庭也算幸福美满。
可是世事难料,就在儿子刚满一周岁的时候,阮宏潮在将家中老房子拆旧翻新时,不慎从二楼摔下,经医院抢救,虽无生命之忧,却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这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到毛爱青柔弱的双肩上。
丈夫卧床后,毛爱青每天要照顾好丈夫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儿女,生活的艰辛如同泰山压顶,让她难以支持,可是一想到丈夫需要自己、孩子需要自己、这个家庭更需要她来支撑,她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再苦再难也要坚强起来,只要人在、家在,希望就在。
丈夫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毛爱青就一肩挑起繁重的农活。农忙时,她让自己的母亲帮忙照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自己下田干活,挖、种、挑,她样样在行。支撑她的是一个朴素的念头:“再难也不能让家人饿肚子。”就这样,这个看似瘦弱的身躯,却以钢铁般无坚不摧的力量日复一日的耕耘着希望。
光阴荏苒,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丈夫走出了事故的阴影振作了起来,可以靠轮椅自由行走,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而毛爱青更加拼命地务农、务工,因为两个孩子就要开始读书了。后来她将家中的土地进行了流转,在镇上找了一家工厂做起工来,一开始同事们都觉得她勤劳肯干,简直就是个“拼命三娘”,在了解她的经历后,更是对她由衷的敬佩。同时在村里和亲戚邻里的帮助下,她在龙眠河堤坝上盖了一间30平米的小屋,开了个小卖部,这样一来既能让丈夫有事可做,还能减轻一些家庭负担。在这样的家庭里,两个孩子也从小就很乖巧懂事、学习刻苦,平时在家会尽力照顾爸爸,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时放学回来,他们就会围绕在父母身边,讲些学校有趣的事给他们听,一家人的笑声,渐渐冲散了笼罩在家庭上方的愁云。
在毛爱青这样十数年如一日的操劳下,这个家庭渐渐走上了正轨,女儿庭庭在2012年顺利考上了安徽建筑大学,如今已毕业工作,儿子小栋也自小成绩优异,现在就读于安徽理工大学,丈夫阮宏潮除在打理小卖部之余,也会接一些手工艺活儿回来做,帮妻子减轻压力。他深知,妻子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太多……
毛爱青所有的情和爱凝聚起这个虽然不幸却依然幸福的家庭,人们每天都会看见她那奔波忙碌的身影,也常会在她饱经沧桑却神采奕奕的脸上看到一丝微笑,那笑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