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吕亭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党建工作,认真出台“美丽党建”三个清单,筑牢基层基础,强化党建作用发挥。
鲁谼山上有蓝天白云,下有小桥流水,空气清新,景色怡人。鲁谼山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这里拥有鲁谼山暴动旧址、倪楼农会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为革命而牺牲的桐城县委书记吴克正同志长眠于此……鲁谼山村将红色引领党建新路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将之打造成一方净土,世外桃源。并荣获市、镇两级多项表彰,跨入了先进村行列。
连山村一度被评为软弱涣散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夯实基层党建为突破,通过选优配强村书记、加强村班子管理、积极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加强党组织业务指导等措施,指导村级提升党建水平。村两委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断完善村中基础设施、美化村庄外立面,同心合力,脚踏实地,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引领群众生活习俗转变,不遗余力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金河村始终把党建工作和村级经济的发展、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牵引带动作用,促进“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休闲养老和大健康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将金河村打造成知名的“五宜(宜产、宜商、宜居、宜旅、宜养)之地”,将村级经济发展、“三变”改革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积极规划村级产业发展,切实带动群众谋求发展。
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自去年以来,该镇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民主评议、“三会一课”等13项制度。镇党委投入约60万元,加大对非公企业支部的“五抓五送”、增加对村级党建经费的补助、新建镇党群服务中心,完成39个基层党组织达标任务数。今年该镇继续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聚焦党建工作新要素,配强镇级党务力量,形成“书记亲自抓+1名专职副书记+1名组织委员+3名组织干事”的党务工作专班,每个村均配备2名党建指导员并每周至少到村开展指导1次。扎实开展村级党务知识培训,每2个月认真编制一期党务培训手册,将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组织设置分析等工作环节用流程图反映出来,并制作了一批一看就懂的案例和模板,在全镇各级基层党组织进行推广,确保基层党组织既开展好活动又符合规范要求。抓平时、抓经常,强化工作周报制,做到季度党建考核按周报赋分,各村在每周上报的党建工作进展中,做到图文并茂、事实有据,防止了“闭门”搞党建现象发生。该镇还制定了工作作战图,扎实推动连山等村完成村党群服务中心硬件建设,认真开展党建工作。
探索人才兴村战略
该镇聚焦“美丽党建”三个清单,采取多重措施,落实人才兴村等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在全市率先探索出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准备工作和村级分工调整,通过个人自愿、村级推荐、党委考核的方式,选拔出35周岁以下村级后备干部近50多人回村工作,重点跟踪培养了安徽省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何花等一批优秀青年才俊。创造性将汪启航、徐小旭等一批致富能手吸收到村工作并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由“空壳村”变成进步村。在有效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也给其他年轻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培训班,结合村级党员技术技能培训和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扎实组织开展电商扶贫项目,培养新型致富能手;成功举办第二届桐城小花采摘节,开展采茶制茶等专业技能培训,成功推出一批采茶制茶能手,邀请市农委专家、有丰富耕作经验的农民当导师,让采制茶技艺在活动中得到传承。迎凤还巢育新人,该镇为创业人才提供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吕亭镇在外杰出乡贤回乡创业,将一技之长带回家乡,为家乡做贡献。对表现突出的人才,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聘请为村经济发展“顾问”,优先选拔为村干部,打通回乡创业人才的上升渠道。
创新地打造党建品牌
认真将十九大精神宣传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大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村、企业等。该镇认真落实桐城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党建品牌创新项目,充分发掘该镇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鲁谼山暴动、叶同春同志组织抗日游击队英雄事迹等宝贵精神财富,提出了“永记红心”三个阵地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最后一百米直通车”服务阵地和“指尖党组织”网络新阵地,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教育和服务功能发挥。连山村党总支组织村内党员利用指尖党组织微阵地,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为销路不畅的国生农场发布果桑信息,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每天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收入同步进行,为果农挽回经济损失数万元。
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成立了以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召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推进会,要求各村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三年强村计划的关键机遇,把握乡镇振兴战略的实施,趁势而上,顺势而为,摸清资源资产底数,本着因地制宜、合作高效、就近就邻的原则,围绕九种发展模式,结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改造等农业项目,对接本地龙头企业,依托现代农业、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聚焦“一村一品”,打一场村级集体经济大发展的翻身仗。陡岗村盘活村内资源,利用“一村一品”企业带动效应,大力发展水禽养殖,为羽绒制品企业提供必要的生产原料,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功能发挥
改造升级养老服务中心,坚持每月到镇养老服务中心走访看望老人,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积极构建“党建+”模式,推动民生和重点工程建设。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能人党员的帮扶带动作用,组建了16个“扶贫车间”、开辟了7个“扶贫驿站”;在206国道征迁和引江济淮丈量评估中积极调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签字、带头拆迁,确保重点工程各项工作如期推进;在文明创建、防洪抗旱、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工作中,镇村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坚守一线;非公企业党员干部心系人民,捐献扶贫基金1万元,为敬老院五保老人送去3千元慰问金,结对帮扶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