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桐城市新渡镇民生工程继续领跑在前,获得了桐城市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先进单位。今年,新渡镇继续把民生工程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共享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品牌;以高质量完成30项民生工程为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促进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见效。
着力夯实保障类和补助类对象的基础信息精准认定。遵行“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市审批”和“一户一档、动态调整、即时公开、统筹兼顾”原则,抓住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镇自4月份开始,结合脱贫攻坚春季会战,在防漏评、防错退、防返贫和边缘贫困户摸底工作中,全面开展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的清理核实,采取“查资料、看现场、群众评、两委议、公示比、集中核”方式,坚决纠正“关系保、人情保”,铲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和土壤,把制度和纪律约束挺在前面。目前,该镇已清理发现疑似户40余户,正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清退处理。财政部门拓展“一卡通”使用功能,争取多设接口专线,使得保障类、补助类、保险类基础数据直接由单位、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和录入,真正体现“政府管权、部门管事、财政管钱、银行管放”一站式服务管理理念。
着力把新增民生工程作为重点突破,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今年我省新增的6项民生工程是百姓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含金量高,前瞻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前所未有。新渡镇要求各单位、部门认真学习和理解本镇实施的30项民生工程具体内容,入木三分,学透《实施办法》,打造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亮点项目。新渡镇老梅村作为2017年“中国淘宝村”, 欣逢省政府出台“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历史机遇,谋划打造村级电商服务平台,提升“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功能和作用,实行公司+协会+企业(个人)经营模式,总揽、协调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探索开展电子商务型、服务创收型路径,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老梅村于4月底组织电商骨干到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第一村—杭州临安白牛村、浙江省特色小镇—梦想小镇、中国网站第一村—义乌青岩刘村观摩取经,借鉴外地电商成熟的管理模式、经营架构、创新理念为已所用,力争今年实现网店销售收入1.5亿元。
着力把工程类项目早分解、早布置、早启动。在规范程序、质量控制、完工期限、维护管养方面制订目标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完善项目预算、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监督、验收审计等重要节点管理,倒排工期和预设投资完成率。对工程类项目明确规定“完工期限延误1天罚款施工方3000元”。新春伊始,新渡镇就开始布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从农户申报开始,到资格审查、现场踏勘、选择定点、过程监管、竣工验收,再到资金拨付、信息录入、档案归集、迎检验收,每道程序都要按规定走完,工作量十分琐碎而繁重,争取在7月份前完成161户改造目标。香山村和金圩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现已完成工程量的80%,农村安全饮用水已完成年度目标。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主要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设施、健身广场、绿化亮化需求以及打响清理陈年垃圾为主的“三大革命”攻坚战!从3月份开始,组织城市执法、公安、交警、司法、工商、城建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建成区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集贸市场、公园广场、学校周边、景区周边等重点部位,全面开展集中清理,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对8条主要街道零乱的通信电力线路、违章搭建、乱停乱放、户外广告进行劝导和拆除,现已拆除临街简易钢构棚50余户,房屋4户,面积3500㎡,确保经营不出店、晾晒不出现、垃圾看不见、停车不出线。
着力提升民生工程信息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倾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1—4月份,该镇对外宣传报道民生信息共有20篇,其中被安庆市民生网采用4篇,被本市民生网采用10篇。这固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不少子类项目工作很有特色交流、有诸多创新做法,反映了信息关注不够、提炼不够、挖掘不够。在一季度民生工程推进会上,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各单位、部门把民生信息宣传与民生工程同规划、同协调、同落实;下达信息采编任务,要求有一项民生任务的单位、部门每季度至少报送1篇,镇民生办安排专人负责;鼓励广大信息员和部门职工主动深入一线、融入生活、走进群众,以真情实感抒写更多更好的民生信息和宣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