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村落,名叫“复兴”,恰与国富民强的中国梦呼应;
有这么一位书记,情系“复兴”,以年轻的姿态,开拓着村兴民和的“复兴”之路。
青草镇复兴村党总支书记叶邓应,把青春奉献给家乡,把汗水挥洒在沃土,让自己的梦想绽放在父老乡亲开怀的笑容上。
锐意进取•永葆发展动力的源泉
经济学家刘易斯说过,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位真正具有灵感、勇敢的杰出领袖。在乡村大世界里,我们同样需要这样一列敢想能干有魄力的“火车头”,引领者经济发展的方向,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安康的道路。立足镇村现有的卫生制品、制刷业的历史优势,他支持和指导各加工户由小做大,由大做强,创新创业之风吹进了复兴村的家家户户。勘察复兴村地貌特点,了解农田、山林、水系等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经济,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村企业户就业,既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化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2017年复兴村土地、山场流转所得经营性收入6万多元,公益性赞助费用达13万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硕果有目共睹。旱稻连片种,瓜蒌成园植,花木茂盛开,两家林业发展公司‚一家省级家庭农场,多家种植合作社落地生根,使得全村形成了一批以旱稻种植、瓜蒌种植、苗木花卉为代表的现代农林产业‚有力地促进群众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百姓鼓起的钱包让他们喜上眉梢。叶邓应同志还依托旱稻种植示范基地开设课堂,进行“双培”教育,壮大农村人才队伍,邀请省国土资源厅专家、市林业局、农委专家领导,采取现场授课、山场示范等形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了一批种植能手和技术带头人。增强素质,授人以渔,提升“造血“功能的模式使得人才辈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企带富、与民同进,为村民谋福祉,一心为民,复兴村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民心效益”。
党建创新•基层活力迸发的能量
经济发展能为政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基层党建工作也以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村居各项经济、民生事业的硕果。叶邓应同志根据本村党员实际结构‚设置八个党小组‚对全体党员实施分类管理:村务管理监督党小组、经济发展党小组、科技致富党小组、治安与民事调解党小组、思想政治工作党小组、外出流动人员党小组、计生服务党小组、老年人员党小组。通过创新党小组设置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效益显著。同时,他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活动‚让全村党员在“亮身份”中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员能力提一提,在作风建设中不断强化宗旨服务——为人民服务。组织为党员户悬挂“共产党员户”标牌、佩戴党徽‚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和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民,全力诠释“党民一家亲”真正内涵。他还积极推进实用人才入党工作,动员农用人才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党的教育,接受党的熏陶,实行重点培养、优先吸纳。不断发挥创新活力,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当是不间断可持续发展迈向腾飞复兴的必由之路。
注重民生•村落蓬勃发展的密码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政民同心,政为民谋,复兴村的党员干部,在叶书记的带领下,践行着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叶邓应同志建立党员关爱基金会,通过多种形式帮扶关爱活动,实现党组织帮扶制度化、救助困难群众长态化。每年党员七一大会与评议大会发动党员募捐,所得关爱基金,村党总支统一管理,全体党员共同监督。捐助帮扶生活困难、突遇灾难的党员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感受党的温暖、体会党的宗旨。
他心为民系、福为民谋、利为民想,将每家每户都视为自己的亲人。作为一位扶贫干部,他响应党中央号召“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仗”,精准扶贫期间,他联合党支部党员同志,看望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进行“1+1”结对帮扶,让全面小康早日在家乡实现。村里贫困户叶凤林户两孩子尚小,居住面积狭窄,前无活动场所,孩子没有空间娱乐,他与帮扶联系人各出资两千元帮忙硬化门前广场,给孩子一个更加快乐的童年;当贫困户毛年根户瓜蒌成熟销售难问题时,他联系自己熟悉的企业户和朋友,帮忙销售上千斤瓜蒌,帮助该贫困户增加收入上万元;到岳西华之康精神病院看望建档立卡拟贫困户,了解病情,送上食品和慰问金。他以民为本,以村为家。在全村都安装了路灯,推进了亮化工程建设另外,他始终认为,关爱老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因此,他积极开展各项关爱老人的措施,帮助老人免费办理老年证,公交卡等。他也曾带领村两委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热心公益的态度传播着正能量。以党名义,募捐基金;心系村民,克服困难;关爱老人,爱护儿童;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正内涵。民能载舟,民愿载舟,也只有鱼水情深,这艘发展的舟楫才能行稳致远,划向未来的海天征程。
爱暖一方•回报桑梓情深的礼物
放眼如今奔波在一线发达城市的年轻人群体,留在家乡,深根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居里,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选择,是一种心怀他人的奉献精神在坚守。当80后人群在繁华城市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叶邓应给了自己,更给了父老乡亲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作为桐城市最年轻的村书记,叶邓应同志把为群众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复兴村的范青路路东部分,电力、交通、用水,事关老百姓生产生活,始终是老、大、难的问题,几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尤其是电力问题。原先的贾坂、鲁岩、洪庄、王庄、朱庄,五村共用一台小功率变压器,带来诸多不便利,电饭煲煮不熟饭,夏天电扇、空调形同摆设,电脑没法开机。在他担任书记的三个月之内便解决几年都未解决的问题,2014年底便将上述五个村民组中的朱庄、王庄两组分出,增加一台变压器,现在这五个村民组的用电方便、互不干扰。用水问题是复兴村又一大难题,全村依靠河水井水生产生活。2015年春,他启动架水、修路预案,同年夏季自来水全境贯通。同时,道路也于2015年底铺就完成,进行水泥硬化。弹指一年间,电压正常稳定,自来水全境贯通贯通,交通四通八达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他始终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亮相,以朴实无华的形象示人,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行动,却在平凡中默默地践行。作为一位复兴人,叶邓应同志联合共建单位开展“文明祭扫、防范火灾”义务宣传活动,倡导清明节期间文明祭祖,防止引发森林火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森林资源,让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于“七一“建党96周年之际,邀请共建单位组织部分党员,开展活动,为全体党员上党课,接受党的教育,感受党的精神,坚定党的信念,启发每一位党员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党组织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建联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本村经济和基层党建工作统筹协调发展。让树立在复兴村部上方的党旗猎猎迎风展,让这份于国、于党、于乡、于家的深情厚谊融合成火热的初心,在年轻热血的胸膛里跃动,成为跋涉在”复兴“路上不竭的动力和不变的方向。
2017年复兴村荣获“安庆市先进基层组织”、“安庆市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目标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个人曾被评为“安庆乡村好青年”、“安庆好人”并当选为桐城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荣誉是对叶书记工作的肯定,也见证了这份青春燃情的美好与璀璨,镌刻了反哺乡里的赤子情怀,纪念着“复兴梦”的每一次进步、每一股力量和每一篇华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问征夫以前路,惜晨光之熹微。让我们共同植杖耕耘桑梓,宜家宜乡,富民兴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