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也是贫困户。依靠政策的扶持和我自己的努力,我脱贫了。现在我要帮助像我一样的贫困户走上富裕路。”42岁的张平来面对笔者憨厚地说出自己的愿望。
张平来,吕亭镇双龙村长冲组村民,夫妻二人带着老父母、两个读小学的孩子一共6口人生活,过去仅靠几亩薄田和一点林地生活。虽一段时间也外出打工,但无手艺的他,一大家人的生活全靠他那微薄的打工收入,家境仍然贫寒,是该村众多贫困户中的一户。经过镇村的扶持和夫妻二人不断地辛苦劳作,2014年,他家终于实行脱贫,但家境还是不够富裕。
父母年纪老迈,两个孩子还小,靠妻子一人在家也难以照顾,是继续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照顾家庭?张平来陷入了思考:外出能挣得一些收入,可家人呢?自己在家,收入会更少,怎么办呢?
镇村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向他宣传相关扶贫产业政策,根据他家的周边山林优势,鼓励他发展家庭养殖业。张平来看到了希望,养什么呢?“林地养羊、鸡等比较适合。”在他的帮扶人的建议下,他先后多次到该市挂车河养羊基地参观学习。
2017年,张先平利用自己的一点积蓄、“户贷户用”扶贫资金以及东挪西借来的共10万余元承包了他家屋后几十亩林地,成立了大枫树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建饲养棚,购进了60知种羊,运用自己学到的养养技术开始走上养殖之路。
“每天早上7点左右上山放羊,中间抽空还要打扫羊舍、做一些农田活。虽然是有点累,但看着一只只小羊出生、成长,心理还是很快乐的。”张平来看着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羊,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要想富裕,光靠国家给予的好政策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勤劳,两者结合起来,只要你还有劳动能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在发展养殖过程中,张平来逐渐尝到了甜头。这是,张平来开始邀请周边的贫困户加入到他家庭养殖中来,“我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感谢的是党的政策。这个门路我不能独享,我想带领周边的贫困户都富裕起来。”在他的号召下,同村民组的一位贫困户率先入股,他家周边的贫困户也看到了希望。接着,一户户贫困户都要求加入。“每户根据自家情况,适当拿出一点资金入股,大家共同养殖,共同致富。”到目前为止,入股户数达到了11家,家庭农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我们以前只知道依靠一亩三分地,依靠国家的扶持。现在张平来帮我们找到了致富的门路,让我们看到美好将来!”几个正在农场帮忙的贫困户纷纷围了上来。
股东的数量多了,光靠养羊这一种收入肯定不高,张平来又开始学习养鸡、养猪和养鱼技术。“一方面我是想把山林、水塘、农作物秸秆和羊粪等利用起来,另一方面也是为股东们多找点增收的渠道。”在谈起今后的打算时,张平来指着屋后的林地、水塘充满信心地说。
“去年的60头羊到今年已发展到103头,下半年可达170余头。按现在的出羊率和市场行情算,今年年底股东们将会拿到第一笔大约6000元分红,3年后可达近4万元。今年准备进500只鸡、100只鸭,利用现有的三口塘养鱼和龙虾,收入应该会更多!”在谈到收益时,张平来细算着一笔笔账。
“我富了,我要尽力帮助像我一样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这是张平来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感恩、淳朴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