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甲镇以林长制改革工作为总抓手,强化机制建设,务实举措,扎实做好增绿护绿用绿各项工作,全镇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筑牢工作基础。全面建立镇、村两级林长制,成立了由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镇级林长,班子其他同志任镇级副林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村级林长、副林长的组织体系,实现林长全覆盖。设立镇级林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压实工作责任。实行林长制网格化管理,将全镇林地划分为31个网格,形成“一个网格、一名镇干、一名村干、一名林业技干”的格局和人人“盯”住森林的生态安全网。同时,在林场明显地段设立林长制公示牌,公布林长名单及电话号码,做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
严格工作督察。重点围绕“6个1”抓好林长制工作落实,即每村竖立一块牌子、每季开展一次调研、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两周进行一次督查、每个网格研究一份对策、建立一林一档。同时,将林长制工作纳入村年终考核,镇督查办重点对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察、定期巡查,督察结果与村级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评价挂钩,通过完备的督察考核机制倒逼工作落实。
同时,该镇通过设卡口、抓宣传、强教育、早处置等措施强化生态保护,通过实施“森林+”系列项目,积极引入林业大户发展林下经济,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开始产生经济效益,成为保障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截止目前,黄甲镇林地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其中公益林8.4万亩,是省级森林城镇、省级生态镇。全镇200余户农民自主发展中药材、猕猴桃种植和苗木花卉等,户均收入超10万元。1000余人在林业项目基地就业,人均收入超2万元。引进的双创公司白茶基地通过整理低效林,首期流转山林地面积600余亩,涉及租用25户山林,户均租金超过1000元,带动86人就业,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等等。据初步统计,通过企业带动,全镇各村集体增收达12万元,带动林农增收达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