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唐湾镇大塘村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特别适宜种植高山绿茶。对此,大塘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结合脱贫攻坚,立足自身实际,抓住优势,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户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茶特色产业,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村一品”,有效壮大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桐城市白雾尖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绿茶产业创新型企业,茶叶种植基地位于大塘村高山林场,拥有原生态茶园200余亩,分布在平均海拔700多米的高山区,境内峰高谷深、溪涧纵横、空气湿润、绿树成荫,土壤富合“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生产的高山有机茶叶品质优异、色泽嫩绿滋味鲜爽,茶叶加工基地位于大塘村村部,占地面积1亩,拥有先进的“桐城小花”生产线。
2014年,为从根本上解决茶农茶草销售难的问题,大塘村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支持,共投资50万元,新建了400多平米的标准化茶厂,引进杀青、理条、烘干机等一整套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该村还对原有老茶园进行清理修复、精细剪枝、深耕施肥,引进优质茶苗进行品种优化改良,充分利用山区气候、土壤优势,实现老茶园品种优化改造,这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效益,促进了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大塘村围绕茶产业发展、生态茶园建设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乡村道路,把茶叶加工厂建在全村中心位置,极大方便了农户;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广泛开展茶叶技术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茶厂、茶农种植加工能力;引导企业和茶农积极改进茶园,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积极推行清洁化加工,扩大绿茶生产规模,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茶农增收。
桐城市政协、桐城市国土资源局等结对帮扶单位也积极行动,针对该村实际,实施精准帮扶,为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送上400至1000元不等的帮扶资金用于购买茶苗,发展茶叶种植,有力支撑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白雾尖茶叶种植合作社成立以来,大塘村通过大力发展茶园,新建标准化茶厂,新增制茶设备,改进制茶工艺,提升茶叶品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茶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步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茶厂”的产业模式,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截止2017年底,全村茶叶种植规模达到1030亩,经济效益达99万元,农户增收覆盖率达到80%,村级集体经济也从2014 年的3万元增加到2017年10万余元,为全村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也打响了大塘村高山绿茶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