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正月十五,迎来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夜、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的主要活动是观灯赏月;后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春节的庆祝活动推向一个高潮。元宵节始于“火把节”,上古人民在乡间田野手持火把驱赶虫兽,祈祷来年获得好收成。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正式定为元宵节,将“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元宵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观灯赏月、燃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等成为时代相沿的习俗,不少地方还增加了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热闹非凡。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观念,讲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元宵节寄托着中国人民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在大家看来,元宵节是春节告一段落的标志,过完元宵节,人们就要正式回归到忙碌的工作中。一年的辛苦在春节的团圆中得到慰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元宵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尤其强烈。一家团圆,世代同堂,其乐融融,而元宵象征了一家人和和睦睦,也象征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元宵佳节在即,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准备好与家人一起观赏花灯、吃元宵了。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有时候容易被繁琐的生活和工作牵绊,这样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走出“日常”,体验“非常”,感恩父母,感谢家人,让元宵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