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杨涛:七余载奉献坚守志愿服务路

2018-01-1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黄妍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金神镇

一名基层干部的志愿服务路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他的工作交集是在去年冬至防火,那天,接到群众电话咨询的他,前后耐心细致的讲了好几分钟才挂断电话”,说起杨涛,草原村胡大爷回忆到。

今年38岁的杨涛,即将迎来计生职业生涯的第20年头。经常自嘲没搭上“80后头班车”的他,精神十足,能量满满地往返于服务对象家中,那条属于他的“志愿服务路”。

回想起当年刚刚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情景,杨涛记忆犹新:“2010年桐城市关爱女孩网成立之初,我就积极加入了,因为计生岗位的特殊性,时常接触到一些贫困女生和特殊家庭,当时就在考虑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去争取社会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没想到,这一干就七年。”

“我们组织志愿者一起,通过走访慰问贫困女学生,收集贫困生资料,帮助联系资助人,再上报桐城市关爱女孩网协会,将筹集资金送到学生手中,这一系列的工作能够帮助她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就是最大的意义”,当被问及对志愿工作的理解时,杨涛笑着说到,“我们志愿者就是‘通信员’、‘服务员’” 。

杨涛负责服务的是全镇18个村百余名贫困女孩和特殊家庭,身为金神镇计生志愿服务队队长的他,不仅身体力行,更是全程参与到活动的策划、材料的收集、评估、录入、走访中。在他的带领下,金神镇计生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也很快步入正轨,短短几年内,金神镇志愿服务队从一开始的4名志愿者发展到现有的31名。就如何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保证服务质量,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贫困女童等特殊家庭,杨涛和同事们在工作中有不少创新的点子。

平时忙于工作,杨涛和志愿者就利用周末、节假日的时间,走村入户与服务对象促膝交谈,帮助他们缓解心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用杨涛的话说:“只要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减少一些困惑,增添一份信心,只要能帮上忙,看着他们一点点好起来,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真的很值得。”

几年来,金神镇计生志愿者队伍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其他爱心志愿者的支持,他们的志愿服务路也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七年的志愿服务路,也让杨涛成为对象户期盼的通信员、依赖的诚信人、交心的好朋友。对于杨涛来说,7年的坚守,是一份责任、一个承诺、一种情感。

家住金神镇塘桥村的方氏姐妹是留守儿童,父母身患重病,姐妹俩跟着奶奶生活,生活很是拮据。杨涛得知情况后,为其积极争取联系,两年来,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累计6次上门慰问和帮扶,为这个家庭送去慰问金累计5000元、书包和书籍等物品,让姐妹俩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杨涛说:“志愿者带着满心的爱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手势,都能让他们感觉到温暖。”7年,支撑他坚持下来的,是服务对象的信赖和认可,“我和她们已经有亲人一样的感情了,彼此之间都舍不得,也少不了。”

图片1.jpg

                                                                                                                                     图为杨涛与志愿者走访莲花村的汪莹

杨塘村一户特殊家庭,女儿10岁时不幸夭折,父母长期沉寂在丧女之痛中,杨涛在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志愿者上门慰问,安排心理辅导,可喜的是,在志愿者的关爱下,这个家庭走出失女的痛苦,即将迎来新生命降临,很快这个家庭将再次充满欢乐。“在我们夫妻俩最困难的时候,是杨主任和志愿者们一次次上门慰问,帮助我们排解痛苦,如今,我们夫妻俩又将迎来新生命,真的谢谢他们!”说起现在的生活变化,这个家庭满是激动和感恩。2.jpg

                                                                                                                             图为杨涛与同事节前走访慰问杨公村许思红

七年来,杨涛奉献了近一百多个双休日,带着他的志愿队伍,累计走访慰问1000余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超过30万元。说起自己的心路历程,杨涛心中五味杂陈,“在走访中,志愿服务的心情是复杂的,很多家庭虽处逆境,却顽强面对,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感染着我,在志愿服务的奉献中,我收获着快乐,也收获着激励!”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黄妍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