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近来,范岗镇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镇机关干部和各村(社区)两委成员冒高温、顶酷暑,对道路两侧、河道、塘口、门前屋后的垃圾进行集中清除。目前,各村(社区)陈年垃圾已基本清除结束。
家住范岗镇棋盘岭村孙老屋组的陈兰香,今年72岁,与其他年过古稀含饴弄孙的老人不同的是,陈兰香的儿子患有残疾,多年瘫痪在床,衣食住行皆需老母亲的帮助,忙碌是这个老人生活的主旋律。历经岁月洗礼的老人,脸上刻满了皱纹,但令人惊讶的是,磨难并没有压垮这个伟大的母亲,她的眼神明亮,笑容祥和而温暖。
照亮生命的明灯——活下来,就要好好的活下去
陈兰香的儿子孙胜利,自儿时患病后就一直瘫痪在床,这个终日躺在老式木床上的男子,多年来饱受病痛的折磨,即便有母亲每日的按摩护理,四肢肌肉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萎缩,早已骨瘦如柴。但他和母亲一样,眼神干净而明亮,脸庞上也总挂着笑容,思维清晰,声音洪亮。
儿子的瘫痪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为了让孩子能对这个还没来得及好好看过的世界能多些了解,让他苍白的生活能多些色彩,陈兰香和丈夫缩衣节食,购买了一台电视机,从此,孙胜利大部分的时间便消磨在看电视上。“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电视,从电视里我知道了很多东西,虽然隔着屏幕,但是真实而精彩,它就像我的朋友,告诉我世界的样子。”孙胜利这样描述电视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这个从童年到中年都被困于床榻上的男子,让人倍感心酸。
有人曾问过孙胜利,是否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平,他沉思了一会儿,笑着说起母亲对他说过的话:“很多人遭遇疾病的时候都没熬过去,但是你活下来了,你虽不能动弹,但是你还能思考,能看见东西,能说话,对于我和你父亲而言,这已经很幸运了,活下来,就好,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母亲的话像一掌明灯,让孙胜利安然度过了无数个病痛和孤独的夜晚。“我没什么想抱怨的,一切都很好,唯一遗憾的是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孝顺母亲,照顾她的晚年,我的母亲太辛苦了。”孙胜利低沉的说道。
压不垮的脊梁——儿子需要我,我不能倒下
天有不测风云。陈兰香的丈夫在2012年被查出患有癌症,丈夫病情发展很快,没过多久就不能顺利进食。这一切对这个家庭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然而陈兰香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勇敢而坚强的担负起了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位妻子的责任和义务,细致周到的照顾瘫痪的儿子和患重病的丈夫。为了能更好的照顾亲人,陈兰香积极按照医嘱服侍丈夫的饮食起居,让被病痛折磨的丈夫倍感温情,但是亲人的悉心照料并没有打败猖狂的病魔,不久后丈夫就离开了人世。
此后,陈兰香便和儿子相依为命,生活的重压全部倾注在这个古稀老人身上,但苦难并没有将她压垮,老人不哭泣、不抱怨。“我是一个母亲,胜利需要我,我不能倒下。”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陈兰香无数次对自己重复着这句话。她努力担负起照顾儿子的重责,为儿子端水倒茶,和儿子交流解闷,伺候饮食起居,帮助翻身换洗,闲暇时种菜养鸡,将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人们总是能看到笑意流连在这张苍老的脸盘上,在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上,充满着对生活的乐观和打不倒、压不垮的坚韧。
坚韧的母爱——儿子瘫痪了,那我便是他的手和脚
在儿子孙胜利的眼中,陈兰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每天,陈兰香都要将儿子从床上抱起,解决好儿子大小便,然后穿衣、洗脸。再把他抱到椅子上坐下,为他准备早饭。安排好儿子之后,才能去做家务。“母亲每天除了夜里帮我翻身、解决大小便,白天还要给我擦身、穿衣服。”孙胜利说。从小到大,母亲每天都要听他使唤,有时连自己都觉得尴尬难堪,母亲却周而复始地做了几十年。对这位无私奉献的母亲,孙胜利满腔都是濡慕和感激。
对于儿子的感激和其他人的钦佩,陈兰香不以为然,她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是一位母亲应该做的,在母亲的眼里,不管孩子是牙牙学语还是两鬓斑白,都永远是孩子,“胜利瘫痪在床上,那便由我做他的手和脚。”从孩子卧床不起的第一天,陈兰香便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而且她也是这样做的,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这是一位普通的母亲,然而她忙碌的背影,佝偻中却无端让人瞻仰出伟岸,因深沉的母爱,极致的平凡衍生出了伟大。
奉献和爱心不朽——她是我们的身边好人
在邻里的印象中,陈兰香是个明理热心、好相处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她非常注意维护邻里关系,与邻居之间始终保持友好和睦,相互关心,互相帮助。虽然历经磨难,但陈兰香依然乐观向上,从来不会因为琐事和大家起纷争。邻居们都特别愿意与她交往谈心,大家都很佩服陈兰香对儿子的不离不弃,在生活上分外照顾这对母子。陈兰香也懂得感恩,经常帮助邻居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邻里之间关系融洽。陈兰香是一位朴实的老人,是大家眼中好妻子、好母亲的典范。在朴素的生活点滴中,她用爱心和奉献,用坚韧和顽强,为瘫痪在床的儿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充分塑造了无私、奉献、和谐的社会风尚,被人们称为爱家助邻的好模范,是我们的“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