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桐城市用活核对平台,打造精准低保

2017-07-24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刘正生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低保
       自开展城乡低保工作以来,由于低保政策的不断调整,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传统手段已跟不上申请低保等民生工程的需要。为此,根据上级要求,2017年一月份,桐城市正式开展了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通过局部试点和摸索,初步积累了一套用活核对平台,打造精准施保的有效方法。

       一是严把授权关。对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家庭在进入程序以前,必须真实填写授权书。根据《民法》等有关法律,我们要求16周岁以上的家庭成员必须由本人签字压手印,16周岁以下家庭成员由户主代为签字,授权核对必须是申请家庭每个成员的真实意愿。任何低保经办人员或村(居)工作人员不得代为签字,确保法律层面的可行性。

       二是严把录入关。对于取得授权的家庭数据,每个镇(街道)定人录入和上传核对,不得由他人代为录入和上传核对,以保证业务的统一、数据的准确和个人隐私保密的需要。

       三是严把政策关。对核对出的预警信息,由各镇(街道)民政部门负责人,按照《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安庆市关于做好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桐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或解释,做到有“案”必查,有违必究。

       四是严把责任关。镇村两级是最低生活保障的一线,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关系到保障的精准,并直接影响到本辖区的社会稳定。通过在本市电视台设立“973”阳光热线,和直接发放到居民手中的民生工程宣传手册及相关政策文件,使他们提高红线意识、警钟意识,让他们熟记政策就是红线,任何人不得越“雷池”一步。

       五是严把规模关。对反馈的预警信息进行实实在在的处理,实现技术手段的平稳过渡是开展核对的关键。首先对新申请的家庭即时核对;其次对已享受的家庭分批核对,即由各镇(街道)每月选定一至两个村(居)整体复核和整体处理,让镇(街道)民政部门全程参与预警信息的处理和反馈工作,让预警信息处理的实际效果不折不扣。

       通过用活核对平台,使我市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让真正困难的人群及时得到了政府救助,提高了救助的精准度和效率,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好评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刘正生
责编: